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固体酸催化剂的概况 | 第14-17页 |
·天然粘土矿 | 第14页 |
·固体超强酸 | 第14-15页 |
·金属氧化物 | 第15页 |
·分子筛 | 第15-16页 |
·无机盐 | 第16页 |
·杂多酸及杂多酸盐 | 第16-17页 |
·阳离子交换树脂 | 第17页 |
·炭基固体酸 | 第17页 |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17页 |
·热熔解法 | 第17-18页 |
·水热合成法 | 第18页 |
·沉淀法 | 第18页 |
·浸渍法 | 第18页 |
·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磺化碳固体酸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磺化碳固体酸的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直接炭化法 | 第19页 |
·热解炭化-磺化法 | 第19页 |
·水热炭化-磺化法 | 第19页 |
·硫酸炭化-磺化法 | 第19-20页 |
·磺化碳固体酸催化剂的应用 | 第20-21页 |
·酯化反应 | 第20页 |
·烷基化反应 | 第20页 |
·水解反应 | 第20页 |
·缩醛缩酮反应 | 第20-21页 |
·活性炭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活性炭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1页 |
·浸渍法 | 第21页 |
·吸附法 | 第21页 |
·负载量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活性炭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应用 | 第22-23页 |
·酯化反应 | 第22页 |
·异构化反应 | 第22页 |
·酯交换反应 | 第22页 |
·醚化反应 | 第22页 |
·缩合反应 | 第22-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3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磺化碳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 第26-4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磺化碳的制备 | 第27页 |
·磺化碳表面酸量的测定 | 第27页 |
·乙酸正丁酯的合成 | 第27-28页 |
·酯化率的測定 | 第28页 |
·表征方法 | 第28页 |
·磺化碳固体酸的制备研究 | 第28-33页 |
·制备工艺探讨 | 第28-31页 |
·磺化碳固体酸的表征分析 | 第31-33页 |
·元素分析 | 第31-3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页 |
·热重分析 | 第32-33页 |
·磺化碳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 第33-42页 |
·酯化产物分析 | 第33-34页 |
·折光率测定 | 第33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第33-34页 |
·单因素实验分析 | 第34-38页 |
·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醇酸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36页 |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磺化碳固体酸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第37-38页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酸正丁酯合成的工艺实验 | 第38-42页 |
·响应面的实验设计与结果 | 第38-39页 |
·乙酸正丁酯酯化率的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39-41页 |
·乙酸正丁酯酯化率的模型建立 | 第39页 |
·乙酸正丁酯酯化率的回归方程建立与模型的分析 | 第39-41页 |
·乙酸正丁酯酯化率响应面的交互作用分析 | 第41-42页 |
·乙酸正丁酯酯化率的最佳工艺与检验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原位合成制备炭基磷钨酸及其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 第44-63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44-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炭基磷钨酸的制备 | 第45页 |
·炭基磷钨酸负载量的测定 | 第45页 |
·乙酸正丁酯的合成 | 第45-46页 |
·醋化率的測定 | 第46页 |
·表征方法 | 第46页 |
·炭基磷钨酸的制备研究 | 第46-52页 |
·单因素实验法优化炭基磷钨酸的制备工艺 | 第46-49页 |
·焙烧温度对其酯化率的影响 | 第47页 |
·保温时间对其酯化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磷钨酸质量浓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9-5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50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0-51页 |
·热重分析 | 第51-52页 |
·炭基磷钨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 第52-61页 |
·酯化产物分析 | 第52-53页 |
·折光率的测定 | 第52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第52-53页 |
·单因素实验法及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反应温度对乙酸正丁酯酯化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醇酸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54页 |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催化剂的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55页 |
·炭基磷钨酸的重复使用性能的研究 | 第55-56页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酸正丁酯合成的工艺实验 | 第56-61页 |
·响应面的实验设计与结果 | 第56-57页 |
·乙酸正丁酯酯化率的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57-59页 |
·乙酸正丁酯酯化率响应面交互作用的分析 | 第59-61页 |
·乙酸正丁酯酯化率的最佳优化工艺与检验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酯化反应表观动力学的研究 | 第63-72页 |
·建立酯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63-64页 |
·不同催化剂对乙酸正丁酯酯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64-66页 |
·不同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66-71页 |
·磺化碳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66-68页 |
·反应动力学曲线 | 第66页 |
·反应动力学曲线分析 | 第66-68页 |
·炭基磷钨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68-71页 |
·反应动力学曲线 | 第68-69页 |
·反应动力学曲线分析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