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一、谢肇淛生平概况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小草斋集》及《续集》体例研究 | 第12-28页 |
| 第一节 《小草斋集》《小草斋续集》体例概述 | 第12-14页 |
| 第二节 《小草斋集》及《续集》体现的体裁特点 | 第14-28页 |
| 第二章 《小草斋集》及《续集》的艺术特色 | 第28-40页 |
| 第一节 对风雅正声的追求 | 第28-33页 |
| 第二节 意象和情境的完美结合 | 第33-37页 |
| 第三节 文人精神世界的蕴藉之美 | 第37-40页 |
| 第三章 《小草斋集》《小草斋续集》的价值 | 第40-54页 |
| 第一节 按图索骥:考察诗人一生行藏和心路历程 | 第40-45页 |
| 第二节 风土人情:范围广阔的历史文化价值 | 第45-50页 |
| 第三节 闽中白眉:自觉独立的思想价值 | 第50-54页 |
| 第四章 《小草斋集》及《续集》与谢肇淛诗歌理论的关系 | 第54-62页 |
| 第一节 诗经对谢肇淛的影响 | 第54-57页 |
| 第二节 谢肇淛诗歌创作论与其诗风的辩证关系 | 第57-60页 |
| 第三节 诗歌创作对诗歌理论的反哺 | 第60-62页 |
| 结语 | 第62-63页 |
| 附录 | 第63-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