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格非创作转型的过程及原因 | 第9-15页 |
第一节 转型的过程 | 第9-10页 |
第二节 转型的原因 | 第10-15页 |
第二章 乌托邦理想的古典意味与现代色彩 | 第15-24页 |
第一节 “桃花源”与“乌托邦”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古典意味:桃花源式的诗意乌托邦 | 第17-20页 |
第三节 现代色彩:《一九八四》式的反乌托邦 | 第20-24页 |
第三章 古典诗情氛围与现代荒诞意味 | 第24-34页 |
第一节 “诗情”:引诗歌入小说 | 第25-28页 |
第二节 意象的选取 | 第28-30页 |
第三节 现代荒诞意味:卡夫卡式荒诞与霍桑式寓言 | 第30-34页 |
第四章 传统与现代叙事艺术的并用 | 第34-43页 |
第一节 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 | 第34-39页 |
第二节 圆形结构与现代复调音乐结构方式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