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10页 |
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2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3-4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4-26页 |
·研究背景 | 第24-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6-41页 |
·股权结构、公司规模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 | 第27-33页 |
·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 | 第33-36页 |
·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 | 第36-38页 |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 | 第38-39页 |
·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异质性研究 | 第39-41页 |
·结构安排 | 第41-4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44-52页 |
·有关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44-4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45页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45-46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46-47页 |
·有关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47-52页 |
·MM 理论 | 第47-48页 |
·权衡理论 | 第48-49页 |
·啄序融资理论 | 第49-51页 |
·控制权理论 | 第51-52页 |
第3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规模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52-96页 |
·股权结构与公司规模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52-55页 |
·股权构成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52-53页 |
·股权控制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53页 |
·股权制衡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53-54页 |
·所有制性质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54页 |
·公司规模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54-55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55-57页 |
·股权控制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 第55页 |
·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 第55页 |
·所有制性质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 第55-56页 |
·公司规模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 第56页 |
·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异质效应 | 第56-57页 |
·计量模型与方法 | 第57-62页 |
·线性回归模型 | 第57-58页 |
·二元选择 Logit 模型 | 第58-59页 |
·部分线性面板数据模型 | 第59-61页 |
·二元选择分位数回归模型 | 第61-62页 |
·实证研究 | 第62-92页 |
·所有制与控制权的配合效应 | 第62-67页 |
·股权制衡、所有制性质与公司规模的影响 | 第67-74页 |
·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倒 U 型”关系 | 第74-83页 |
·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异质影响效应分析 | 第83-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6页 |
第4章 资本结构与管理层激励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96-121页 |
·资本结构与管理层激励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96-98页 |
·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96-98页 |
·管理层激励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98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98-100页 |
·融资结构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 第98-99页 |
·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 第99-100页 |
·融资结构、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 第100页 |
·计量模型与方法 | 第100-104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100-102页 |
·分位数回归模型 | 第102-104页 |
·实证研究 | 第104-119页 |
·基于均值回归的实证 | 第104-110页 |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 | 第110-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资本结构对不同价值创造能力的公司具有差异化影响 | 第119页 |
·股权激励、薪酬激励与资本结构的独立与配合效应具有差异化 | 第119-121页 |
第5章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综合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121-151页 |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121-126页 |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的相互影响机理 | 第121-122页 |
·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122-124页 |
·公司治理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124-125页 |
·董事会特征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 | 第125-126页 |
·理论分析与假设 | 第126-128页 |
·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 第126-127页 |
·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 第127页 |
·资本结构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 第127-128页 |
·公司财务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 第128页 |
·计量模型与方法 | 第128-134页 |
·相关分析 | 第128页 |
·方差分析 | 第128-130页 |
·结构方程模型 | 第130-134页 |
·实证研究 | 第134-149页 |
·数据选取与分析 | 第134-145页 |
·模型建立 | 第145-148页 |
·结果分析 | 第148-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1-154页 |
·研究总结 | 第151-152页 |
·研究局限 | 第152-153页 |
·研究展望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165页 |
1. 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165页 |
2.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