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歌钢琴改编曲的风格特征与教学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序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陕西音乐的特征 | 第12-22页 |
第一节 陕西音乐的文化背景阐述 | 第12-13页 |
一、陕西音乐的历史发展背景 | 第12-13页 |
二、方言因素对民族音乐的影响 | 第13页 |
第二节 陕西音乐的主要类型 | 第13-14页 |
一、陕西民歌的种类 | 第13-14页 |
二、陕西戏曲的种类 | 第14页 |
三、陕西的器乐 | 第14页 |
第三节 陕西音乐的特征 | 第14-22页 |
一、曲调特征 | 第14-18页 |
二、节奏特征 | 第18-19页 |
三、结构特征 | 第19-20页 |
四、音阶结构特征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陕西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分析 | 第22-61页 |
第一节 中国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原则和意义 | 第22-24页 |
一、原则 | 第22-23页 |
二、意义 | 第23页 |
三、陕西民歌改编曲在中国民歌改编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 第23-24页 |
第二节 陕西民歌改编曲具体分析 | 第24-59页 |
(一) 十首钢琴陕西民歌改编曲分析 | 第24-52页 |
一、叶露生《兰花花的故事》 | 第24-29页 |
二、汪立三《兰花花》 | 第29-30页 |
三、刘聪《兰花花》 | 第30-31页 |
四、王建中《绣金匾》 | 第31-33页 |
五、刘聪《脚夫调》 | 第33-34页 |
六、王建中《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 第34-36页 |
七、刘聪《三十里铺》 | 第36-38页 |
八、周广仁《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 | 第38-45页 |
九、刘聪《走绛州》 | 第45-48页 |
十、刘诗昆等《青年钢琴协奏曲》 | 第48-52页 |
(二) 同主题陕西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对比分析 | 第52-59页 |
一、三首《兰花花》对比分析 | 第52-57页 |
二、两首《三十里铺》主题段落的横向对比 | 第57-59页 |
第三节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思考 | 第59-61页 |
第四章 陕西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与应用 | 第61-69页 |
第一节 陕西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技法和特点 | 第61-63页 |
第二节 中国民族风格钢琴曲之发展现状及思考 | 第63-66页 |
一、中国民族风格钢琴曲之发展现状 | 第63-64页 |
二、以教学视角对中国民歌改编钢琴曲展开思考 | 第64-66页 |
第三节 应用与建议 | 第66-69页 |
一、地方晚会及大型活动 | 第66-68页 |
二、音乐爱好者的培训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