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概述 | 第13-14页 |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对现代土力学的意义 | 第13页 |
·土的本构模型需要解决的两个根本问题 | 第13-14页 |
·土的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4-25页 |
·土的弹性本构模型研究 | 第14-19页 |
·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 第19-23页 |
·其它一些新方法及模型研究 | 第23-25页 |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广义位势理论的提出 | 第2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广义位势理论及若干问题的探讨 | 第28-44页 |
·引言 | 第28页 |
·广义位势理论 | 第28-30页 |
·传统位势理论的数学实质及其与广义位势理论的关系 | 第30-34页 |
·传统弹性位势理论的数学实质 | 第30-32页 |
·传统塑性位势理论的数学实质 | 第32-33页 |
·传统位势理论与广义位势理论的关系 | 第33-34页 |
·从广义位势理论的角度看传统塑性理论的局限性 | 第34-37页 |
·土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非唯一性问题 | 第34-35页 |
·关联和非关联流动法则的问题 | 第35-37页 |
·土的非共轴性问题 | 第37页 |
·简化的广义位势理论弹塑性模型 | 第37-42页 |
·应力空间上的简化模型 | 第37-40页 |
·应变空间上的简化模型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3章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类剑桥模型 | 第44-63页 |
·引言 | 第44页 |
·剑桥模型的数学实质 | 第44-46页 |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类剑桥模型 | 第46-50页 |
·考虑剪胀性的类剑桥模型 | 第50-52页 |
·类剑桥模型的试验验证 | 第52-61页 |
·试验验证1 | 第52-53页 |
·试验验证2 | 第53-56页 |
·试验验证3 | 第56-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土的拟弹性弹塑性模型 | 第63-79页 |
·引言 | 第63页 |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拟弹性弹塑性模型 | 第63-68页 |
·拟弹性弹塑性模型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 | 第63-65页 |
·拟弹性弹塑性模型的初步验证 | 第65-68页 |
·拟弹性弹塑性模型的验证及应用 | 第68-78页 |
·土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非唯一性问题上的应用 | 第68-72页 |
·土的非共轴性问题上的应用 | 第72-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土的数值弹塑性模型 | 第79-88页 |
·引言 | 第79页 |
·以邓肯—张模型参数确定广义位势模型参数 | 第79-81页 |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数值弹塑性模型 | 第81-83页 |
·数值弹塑性模型的试验验证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6章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土的本构模型的开发及应用 | 第88-115页 |
·引言 | 第88页 |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土的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开发 | 第88-93页 |
·FLAC3D的计算原理 | 第88-89页 |
·基于FLAC3D的本构模型二次开发 | 第89-90页 |
·模型开发程序的初步验证 | 第90-93页 |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土的本构模型的初步应用 | 第93-114页 |
·含主应力轴旋转的土体平面应变问题分析 | 第93-98页 |
·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共同作用机理分析 | 第98-104页 |
·三峡二期围堰应力变形分析 | 第104-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展望 | 第116-117页 |
附录1 类剑桥模型开发程序验证的FLAC3D命令流 | 第117-119页 |
附录2 数值弹塑性模型开发程序验证的FLAC3D命令流 | 第119-121页 |
附录3 拟弹性弹塑性模型开发程序验证的FLAC3D命令流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