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二维水权的分配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水权概念的研究 | 第14-16页 |
·水权分配的研究 | 第16-19页 |
·与水权分配相关的模型研究 | 第19-21页 |
·研究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6-27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7-52页 |
·流域二维水权的概念与构成 | 第27-32页 |
·基本概念 | 第27-28页 |
·流域二维水权的内涵 | 第28-30页 |
·流域二维水权的构成 | 第30-32页 |
·流域二维水权分配的内涵与阶段 | 第32-34页 |
·流域二维水权分配的内涵 | 第32-33页 |
·流域二维水权分配的阶段 | 第33-34页 |
·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的经济分析 | 第34-40页 |
·流域二维水权未界定清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 第34-38页 |
·流域二维水权清晰界定下的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 第38-40页 |
·流域二维水权再分配的运行机制 | 第40-52页 |
·集中分配机制 | 第40-43页 |
·市场分配机制 | 第43-44页 |
·分层混合分配机制 | 第44-52页 |
3 流域二维水权主体需水预测模型 | 第52-80页 |
·概述 | 第52-55页 |
·需水预测 | 第52-53页 |
·需水预测对象的确定 | 第53-54页 |
·需水预测方法的选择 | 第54-55页 |
·灰色预测方法 | 第55-59页 |
·灰色预测模型 | 第55-56页 |
·GM(1,1)模型 | 第56-59页 |
·第一层面主体的需水预测模型 | 第59-65页 |
·基于函数变换改进振荡序列 | 第59-63页 |
·模型建立 | 第63-65页 |
·第二层面主体的需水预测模型 | 第65-71页 |
·基于牛顿插值改进背景值 | 第66-68页 |
·基于初值修正法改进初始条件 | 第68-70页 |
·模型建立 | 第70-71页 |
·算例分析 | 第71-80页 |
·算例1-地区需水预测 | 第71-74页 |
·算例2-部门需水预测 | 第74-80页 |
4 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模型 | 第80-108页 |
·概述 | 第80-82页 |
·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的目标 | 第80-81页 |
·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的原则 | 第81-82页 |
·流域二维水权初始分配的决策机制 | 第82页 |
·问题描述 | 第82-83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83-94页 |
·参数与变量 | 第83-85页 |
·目标函数 | 第85-87页 |
·约束条件 | 第87-91页 |
·总体模型 | 第91-94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94-98页 |
·算法设计 | 第94-97页 |
·算法流程 | 第97-98页 |
·算例分析 | 第98-108页 |
5 流域二维水权交易决策模型 | 第108-126页 |
·概述 | 第108-113页 |
·流域二维水权交易的前提 | 第108页 |
·流域二维水权交易的运作模式 | 第108-111页 |
·流域二维水权交易的决策机制 | 第111-113页 |
·问题描述 | 第113-11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114-119页 |
·参数与变量 | 第114-115页 |
·下层规划模型 | 第115-116页 |
·上层规划模型 | 第116-117页 |
·整体规划模型 | 第117-119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119-122页 |
·算法设计 | 第119-121页 |
·算法流程 | 第121-122页 |
·算例分析 | 第122-12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6-130页 |
·研究结论 | 第126-128页 |
·研究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141页 |
作者简介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