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中国河冰灾害问题研究 | 第11-12页 |
·中国水库冰问题研究 | 第12-13页 |
·冰层热膨胀应力的物理机理 | 第13-15页 |
·水库冰层热膨胀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研究基本思路、技术路线和论文内容与结构 | 第18-25页 |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8-20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现场调查场地的选择 | 第22-23页 |
·本文内容与结构 | 第23-25页 |
2 水库冰现场原型观测研究 | 第25-51页 |
·基本气象、冰温和水温测量 | 第25-27页 |
·冰生消过程的原位观测 | 第27-35页 |
·超声测距仪测冰厚 | 第28-30页 |
·热电阻丝测冰厚 | 第30-33页 |
·雷达测冰厚 | 第33-35页 |
·冰面裂缝的现场观测 | 第35-38页 |
·冰面裂缝观测和图像处理 | 第36-37页 |
·冰面裂缝分布的分形特征 | 第37-38页 |
·冰面变形的现场观测 | 第38-47页 |
·微观变形观测 | 第38-43页 |
·宏观变形观测 | 第43-47页 |
·冰层爬坡现象的现场观测 | 第47-50页 |
·初冬结冰过程中冰层冻结膨胀变形的冰爬坡 | 第47-48页 |
·春季冰层升温过程中冰层热膨胀变形的冰爬坡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3 水库冰物理性质取样分析 | 第51-65页 |
·水库冰晶体结构分析 | 第51-57页 |
·取样和冰薄片制备 | 第51-52页 |
·冰晶体类型 | 第52-55页 |
·C-轴方位确定 | 第55-56页 |
·晶体粒径尺寸 | 第56-57页 |
·冰内气泡分布和气泡尺寸分析 | 第57-60页 |
·冰内气泡现场观测 | 第57-58页 |
·冰内气泡尺寸分析 | 第58-60页 |
·水库冰/雪密度 | 第60-63页 |
·设计冰密度的确定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4 水库护坡工程设计冰厚度 | 第65-85页 |
·水库现场气温变化对冰温的影响 | 第65-68页 |
·水库冰温与冰生消过程的关系 | 第68-79页 |
·冰厚与冰温特征分析 | 第68-73页 |
·持续低气温和高气温对冰厚的影响 | 第73-76页 |
·现场冰面负积温与冰生长过程的热力学模型 | 第76-79页 |
·利用一个冬季观测冰厚和周边气象站资料确定设计冰厚度 | 第79-84页 |
·周边气象站气温与水库冰面上气温之间的关系 | 第79-80页 |
·用周边气象站资料确定设计冰厚度值 | 第80-81页 |
·用传统方法的结果验证本文所建立设计冰厚度取值的可行性 | 第81-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5 水库护坡工程设计冰力学参数 | 第85-107页 |
·冰试样现场采集及试验装置 | 第85-87页 |
·水库冰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 | 第87-93页 |
·弯曲强度试验 | 第87-89页 |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弯曲强度的影响 | 第89-91页 |
·弹性模量试验 | 第91-92页 |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92-93页 |
·水库冰与护坡材料间的力学试验 | 第93-102页 |
·摩擦系数试验 | 第93-96页 |
·温度和拖曳系数对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96-99页 |
·冻结强度试验 | 第99-100页 |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冻结强度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利用现场观测和力学试验结果确定设计冰力学参数 | 第102-106页 |
·小结 | 第106-10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16-11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作者简介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