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建筑微气候 | 第9页 |
| ·巨构式教学建筑 | 第9-10页 |
| ·有关巨构式教学建筑微气候的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建筑室外微气候现场测试实验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建筑绕流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建筑外微气候模拟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 第2章 巨构式教学楼空间特征及夏热冬暖地区气候分析 | 第21-33页 |
| ·巨构式教学楼空间特征 | 第21-25页 |
| ·巨构式教学楼实例 | 第21-22页 |
| ·巨构式教学楼空间特征 | 第22-25页 |
| ·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厦门为例 | 第25-30页 |
| ·厦门市的空气温度 | 第27-28页 |
| ·厦门市的太阳辐射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 第3章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巨构式教学楼空间特征分析及微气候实测 | 第33-67页 |
| ·长廊空间微气候的实测与分析 | 第34-43页 |
| ·测点布置 | 第34-36页 |
| ·实测内容及方法 | 第36页 |
| ·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36-43页 |
| ·庭院空间微气候的实测与分析 | 第43-56页 |
| ·测点布置 | 第44-45页 |
| ·实测内容及方法 | 第45-46页 |
| ·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46-56页 |
| ·绿化水景及铺地布置对教学楼微气候的影响的实测与分析 | 第56-63页 |
| ·测点布置 | 第57-59页 |
| ·实测内容及方法 | 第59页 |
| ·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59-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7页 |
| 第4章 夏热冬暖地区巨构式教学楼室外微气候数值模拟研究 | 第67-117页 |
| ·PHOENICS 模拟平台 | 第67-69页 |
|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巨构式教学建筑微气候数值模拟研究 | 第69-83页 |
| ·模型及模拟环境设置 | 第69-72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72-83页 |
| ·夏热冬暖地区巨构式教学建筑微气候数值模拟研究 | 第83-115页 |
| ·夏热冬暖地区巨构式教学建筑特征 | 第83-84页 |
| ·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巨构式教学建筑特征的模型单元构建 | 第84-87页 |
| ·长廊空间布局对夏热冬暖地区巨构式教学建筑微气候的影响 | 第87-97页 |
| ·庭院空间布局对夏热冬暖地区巨构式教学建筑微气候的影响 | 第97-109页 |
| ·绿化及水景布置对夏热冬暖地区巨构式教学建筑微气候的影响 | 第109-1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 第117-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 致谢 | 第123-125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