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的有色冶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8页 |
| ·论文结构安排和框架体系 | 第18-20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 ·框架体系 | 第19-20页 |
| 第2章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第20-27页 |
| ·内部控制概述 | 第20-22页 |
| ·内部控制的定义 | 第20-21页 |
|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 第21-22页 |
| ·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 ·萨班斯法案对内控制度的规定 | 第24-25页 |
| ·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发展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企业风险及风险评估概述 | 第27-35页 |
| ·风险的基本理论 | 第27-28页 |
| ·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 第27页 |
| ·风险的分类 | 第27-28页 |
| ·企业风险的界定及成因分析 | 第28-29页 |
| ·企业风险的界定 | 第28页 |
| ·企业风险的成因 | 第28-29页 |
| ·企业风险评估的定义及方法 | 第29-32页 |
| ·企业风险评估的定义 | 第29-30页 |
| ·风险评估方法 | 第30-32页 |
| ·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管理的内在联系 | 第32-33页 |
| ·我国企业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有色冶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第35-60页 |
| ·有色冶金企业概述 | 第35-37页 |
| ·有色冶金行业介绍 | 第35页 |
| ·有色冶金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 ·有色冶金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评估现状 | 第37页 |
| ·有色冶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分析 | 第37-43页 |
| ·有色冶金企业所面临的外部风险分析 | 第38-39页 |
| ·有色冶金企业所面临的内部风险分析 | 第39-43页 |
| ·有色冶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第43-59页 |
| ·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第43-44页 |
| ·风险评估方法的介绍 | 第44-47页 |
| ·确定风险评估体系基本要素 | 第47-51页 |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51-53页 |
| ·确定权重系数 | 第53-54页 |
| ·求最大特征根 | 第54页 |
| ·一致性检验 | 第54-58页 |
| ·建立评语集 | 第58页 |
| ·确定评价矩阵 | 第58页 |
| ·对各级评价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60-75页 |
| ·公司概述 | 第60-61页 |
| ·公司基本概况 | 第60页 |
| ·公司历史沿革及业绩 | 第60-61页 |
|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 第61-64页 |
| ·计算各层级指标综合评价指数得分 | 第64-67页 |
| ·风险评估评价分析及对策 | 第67-74页 |
| ·外部风险评价分析及对策 | 第67-68页 |
| ·内部风险评价分析及对策 | 第68-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附录 | 第80-88页 |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