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短多径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空域处理方法 | 第9-10页 |
| ·时域处理方法 | 第10-12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12-14页 |
| 第2章 短多径效应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 | 第14-30页 |
| ·短多径信号的产生和特性 | 第14-15页 |
| ·短多径信号的数学模型 | 第15页 |
| ·相关的 GPS 接收机技术 | 第15-22页 |
| ·GPS 卫星信号 | 第16页 |
| ·C/A 码的产生和特性 | 第16-17页 |
| ·C/A 码发生器 | 第17-20页 |
| ·载波跟踪环路 | 第20-21页 |
| ·码跟踪环路 | 第21-22页 |
| ·短多径效应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 | 第22-29页 |
| ·短多径效应对码环的影响 | 第22-28页 |
| ·短多径效应对载波环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现有多径抑制方法的短多径抑制性能研究 | 第30-45页 |
| ·基于相关器的典型方法 | 第30-37页 |
| ·窄相关器 | 第30-32页 |
| ·ELS 技术 | 第32-34页 |
| ·Strobe 技术 | 第34-36页 |
| ·基于相关器技术的总结与问题提出 | 第36-37页 |
|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典型方法 | 第37-44页 |
| ·多径估计延迟锁定环(MEDLL)技术 | 第37-39页 |
| ·基于牛顿迭代法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FIMLA) | 第39-44页 |
|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总结与问题提出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修正窄相关的短多径抑制技术 | 第45-54页 |
| ·改进 DLL 结构 | 第45-48页 |
| ·计算与分析过程 | 第48-49页 |
| ·仿真分析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基于离线网格搜索与在线迭代的最大似然估计短多径抑制技术 | 第54-67页 |
| ·短多径信号模型 | 第54-57页 |
| ·最大似然估计 | 第57-58页 |
| ·离线网格搜索 | 第58-60页 |
| ·迭代方法 | 第60-62页 |
| ·仿真分析 | 第62-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