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明器论文

楚式“镇墓兽”鹿角文化内涵与楚国巫文化的关系探讨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绪论第11-18页
 一、 选题的缘由第11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8页
  (一) 关于楚式“镇墓兽”及其鹿角意义的研究第12-13页
  (二) 关于楚式“镇墓兽”及其鹿角功用的研究第13-14页
  (三) 关于楚国巫文化的研究第14-18页
第一章 楚式“镇墓兽”鹿角出土概况第18-22页
 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楚式“镇墓兽”鹿角的初现第18-19页
 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楚式“镇墓兽”鹿角的大量发掘第19-20页
 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楚式“镇墓兽”鹿角资料的进一步丰富第20-22页
第二章 楚式“镇墓兽”鹿角特征综论第22-33页
 一、 春秋早期至战国早期楚式“镇墓兽”鹿角文化的雏形期第24-27页
 二、 战国中期楚式“镇墓兽”鹿角文化的全盛期第27-32页
 三、 战国晚期楚式“镇墓兽”鹿角文化的衰落期第32-33页
第三章 浓郁的楚国巫文化第33-39页
 一、 特殊的巫觋阶层第33-35页
 二、 神秘的巫术活动第35-37页
 三、 深刻的巫文化影响第37-39页
第四章 楚式“镇墓兽”鹿角的巫文化内涵第39-48页
 一、 楚国巫文化中的鹿第39-43页
  (一) 楚国自然条件第39-41页
  (二) 相关文献记载第41-43页
 二、 楚式“镇墓兽”鹿角与萨满文化中鹿角的内涵比较第43-44页
 三、 楚式“镇墓兽”鹿角的巫术象征意义第44-46页
 四、 楚式“镇墓兽”鹿角的巫术功用探讨第46-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抗战时期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
下一篇:康熙朝理学名臣理学思想与政治事功初探--以熊赐履、汤斌、张伯行、李光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