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临床研究 | 第11-18页 |
·病例来源 | 第11页 |
·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2页 |
·试验病例标准 | 第12-13页 |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 第12-13页 |
·病情分级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病例分组与一般可比性资料 | 第14-15页 |
·治疗方法 | 第15-16页 |
·对照组用药 | 第15-16页 |
·治疗组用药 | 第16页 |
·观察时间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估 | 第16页 |
·观察及检测指标 | 第16-18页 |
·安全性指标 | 第16页 |
·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检测 | 第16-17页 |
·疗效性观察指标 | 第17-18页 |
·统计处理 | 第18页 |
结果 | 第18-23页 |
1 疗效比较 | 第18-22页 |
·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比较 | 第18页 |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 第18-19页 |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比较 | 第19页 |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比较 | 第19-20页 |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创心功能检查指标比较 | 第20-21页 |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NT-ProBNP变化比较 | 第21-22页 |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比较 | 第22页 |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心律失常分布比较 | 第22页 |
安全性观察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6页 |
1 心衰宁合剂的前期临床观察 | 第24页 |
2 心衰宁合剂的组方分析 | 第24-25页 |
3 心衰宁合剂治疗心衰的疗效分析 | 第25-26页 |
·心衰宁合剂对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 | 第25页 |
·心衰宁合剂对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第25-26页 |
结论与体会 | 第26-2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30-31页 |
附录2 文献综述 | 第3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3 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 | 第4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