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曲艺艺术论文

关于开发常德丝弦为中学校本音乐课程的探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8页
第一章 常德丝弦概述第18-27页
   ·常德丝弦的艺术特点第18-22页
     ·常德丝弦的语言、旋律与节奏特点第18-20页
     ·常德丝弦的音乐结构与调式调性第20-21页
     ·常德丝弦的演唱形式与演唱方法第21-22页
   ·常德丝弦的艺术价值第22-24页
     ·历史文化价值第22-23页
     ·教育价值第23页
     ·社会实用价值第23-24页
     ·创作及研究价值第24页
   ·常德丝弦的发展现状与建议第24-27页
     ·常德丝弦的发展现状第24-25页
     ·对常德丝弦发展建议第25-27页
第二章 将常德丝弦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意义与可行性第27-38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7-32页
     ·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第27-28页
     ·有利于学生民族音乐审美观的培养第28-30页
     ·有利于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第30-31页
     ·有利于音乐课程资源的拓展第31-32页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第32-38页
     ·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第32-33页
     ·优越的地方资源是可靠的保证第33-36页
     ·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是实施的基础第36-38页
第三章 将常德丝弦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第38-65页
   ·根据教学需求,收集利用民间资源第38-43页
     ·对常德丝弦进行"采风"第38-40页
     ·选择教学内容第40-42页
     ·收集编入教材第42-43页
   ·根据音乐教学内容,确立教学原则第43-49页
     ·语境性原则第44-45页
     ·参与性原则第45-46页
     ·融合性原则第46-48页
     ·创造性原则第48-49页
   ·根据学生学习心理,选择教学模式第49-58页
     ·采风收集型教学模式第49-50页
     ·审美体验型教学模式第50-54页
     ·协同渗透型教学模式第54-57页
     ·情景创作型教学模式第57-58页
   ·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第58-65页
     ·对于学生的评价第59-62页
     ·对于教师的评价第62-65页
结束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谭盾现代歌剧《马可·波罗》的美学特征与演唱风格探析
下一篇:祁剧弹腔南路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