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P430的一体式超声波物位计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标和要求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页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超声波物位计研究理论 | 第14-22页 |
·超声波的概念及特性 | 第14-15页 |
·超声波的概念 | 第14页 |
·超声波的特性 | 第14-15页 |
·超声波的优缺点 | 第15页 |
·超声波物位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工作原理及分类 | 第15-16页 |
·应用场合及优缺点 | 第16页 |
·超声波物位计发射原理 | 第16-18页 |
·换能器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驱动频率调制及放大 | 第17-18页 |
·超声波物位计接收原理 | 第18-20页 |
·回波信号增益 | 第18-19页 |
·干扰信号剔除 | 第19-20页 |
·检测方法 | 第20页 |
·超声波物位计性能指标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硬件系统设计 | 第22-41页 |
·硬件电路总体构架 | 第22-25页 |
·空间结构 | 第22-23页 |
·功能结构 | 第23-25页 |
·驱动电路设计与实现 | 第25-28页 |
·驱动信号的调制 | 第25-26页 |
·驱动信号的放大 | 第26-28页 |
·接收电路设计与实现 | 第28-35页 |
·前级放大 | 第28-29页 |
·区域放大 | 第29-31页 |
·带通滤波 | 第31-33页 |
·细调放大 | 第33页 |
·信号包络 | 第33-34页 |
·可变阈值比较 | 第34-35页 |
·HART信号及4-20mA电流信号输出 | 第35-36页 |
·电流信号以及HART信号的定义 | 第35-36页 |
·电流信号以及HART信号的工作原理 | 第36页 |
·外围电路设计 | 第36-40页 |
·温度检测 | 第36-37页 |
·LCD显示 | 第37-38页 |
·键盘扫描 | 第38-39页 |
·硬件看门狗电路与EEPROM存储 | 第39页 |
·电源电路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软件程序设计 | 第41-63页 |
·超声波主体程序规划 | 第41-45页 |
·超声波主程序流程 | 第42页 |
·信号发送程序流程 | 第42-43页 |
·超声波信号捕获程序流程 | 第43-44页 |
·自动增益控制 | 第44-45页 |
·外围器件控制 | 第45-52页 |
·LCD驱动 | 第45-49页 |
·键盘扫描 | 第49-50页 |
·温度采样 | 第50-51页 |
·EEPROM和看门狗驱动 | 第51-52页 |
·HART通信协议与信号帧 | 第52-55页 |
·上位机界面设计及软件实现 | 第55-59页 |
·仪表参数下载与读取 | 第55-56页 |
·仪表测量曲线图 | 第56-59页 |
·物位显示界面 | 第59页 |
·测量窗口区间概念 | 第59-61页 |
·回波扫描 | 第59-60页 |
·窗口区间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系统检测与调整 | 第63-70页 |
·系统校正与补偿 | 第63-66页 |
·测量值转换输出 | 第63页 |
·零点迁移 | 第63-64页 |
·声速补偿 | 第64-66页 |
·数据优化与环境测试 | 第66-68页 |
·数据滤波 | 第66-67页 |
·不同反射面测试结果 | 第67-68页 |
·测试结果小结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研究总结 | 第70页 |
·研究展望与改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