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齿轮及齿轮传动论文

面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及动态啮合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论文研究课题来源第10页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面齿轮相关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1-16页
     ·面齿轮相关研究的国外发展现状第11-14页
     ·面齿轮相关研究的国内发展现状第14-15页
     ·目前面齿轮相关研究尚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2 面齿轮齿面方程推导及几何建模软件开发第18-33页
   ·面齿轮三维几何建模方法研究第18-20页
     ·现有面齿轮三维几何建模方法分析第18-19页
     ·面齿轮高精度几何模型快速构建方法研究第19-20页
   ·面齿轮理论齿面方程推导第20-24页
     ·面齿轮工作齿面方程推导第21-23页
     ·面齿轮过渡曲面方程推导第23页
     ·面齿轮齿宽设计第23-24页
   ·基于VisualBasic的Catia二次开发技术研究第24-27页
   ·面齿轮几何建模软件开发第27-31页
   ·面齿轮几何建模软件精度分析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页
 注第32-33页
3 面齿轮传动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研究第33-56页
   ·齿轮传动啮合刚度计算方法第33-38页
     ·现有齿轮传动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及其局限性分析第33-36页
     ·新的齿轮传动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研究第36-38页
   ·啮合刚度数值计算有限元模型第38-43页
     ·轮齿参数及几何建模第38-39页
     ·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设置第39-40页
     ·有限元模型网格参数确定第40-42页
     ·有限元分析模型前处理第42-43页
   ·齿轮传动啮合刚度数值计算方法验证第43-45页
     ·直齿圆柱齿轮无负载传递误差分析第43-44页
     ·直齿圆柱齿轮加载接触分析第44页
     ·齿轮传动啮合刚度计算方法验证第44-45页
   ·面齿轮传动时变啮合刚度数值计算第45-49页
     ·面齿轮传动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有限元模型第45-47页
     ·面齿轮传动传递误差分析第47-48页
     ·面齿轮传动时变啮合刚度分析第48-49页
   ·载荷对面齿轮传动啮合刚度的影响第49-51页
   ·面齿轮轮毂厚度对面齿轮传动啮合刚度的影响第51-55页
   ·本章小结第55页
 注第55-56页
4 面齿轮动态啮合性能有限元分析第56-67页
   ·面齿轮动态啮合性能有限元分析模型第56-58页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第56-57页
     ·阻尼等其它参数的确定第57-58页
   ·面齿轮动态啮合性能分析第58-62页
     ·面齿轮传动啮合接触冲击特性分析第58-59页
     ·面齿轮传动齿面接触力及接触区分析第59-60页
     ·面齿轮传动齿根动应力分析第60-62页
     ·有限元模型可靠性分析第62页
   ·转速对面齿轮动态啮合性能的影响第62-64页
   ·负载对面齿轮动态啮合性能的影响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实验验证第67-75页
   ·实验目的与实验方案第67页
   ·实验设备及实验步骤第67-70页
     ·实验设备简介第67-70页
     ·实验步骤第70页
   ·面齿轮加工第70-72页
     ·面齿轮加工装夹方案第70-71页
     ·面齿轮加工过程第71-72页
   ·面齿轮齿面测量与滚检试验第72-74页
     ·面齿轮齿面测量及面齿轮加工精度分析第72-73页
     ·滚检试验及有限元建模方法验证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5-78页
   ·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第75-76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76-77页
   ·论文后续研究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神经网络金属注射成形坯密度预测与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空间句法的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内部空间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