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普氏立克次体主要蛋白抗原的重组表达和血清学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符号说明第11-13页
前言第13-16页
第一部分 普氏立克次体主要蛋白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第16-29页
 1 引言第16页
 2 材料第16-22页
   ·菌株与质粒第16-19页
   ·材料与试剂第19页
     ·材料第19页
     ·试剂第19页
   ·仪器第19-20页
   ·常用溶液的配制第20-22页
     ·荧光定量PCR体系的配制(50μl)第20页
     ·PCR反应用2×Mix的配制(10ml)第20页
     ·10×电泳缓冲液(1L)第20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2%分离胶的配制(100ml)第20-21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5%积层胶的配制(10ml)第21页
     ·LB液体培养基的配制(1000ml)第21页
     ·2×SDS凝胶上样缓冲液的配制第21页
     ·LB固体培养基的配制(1000ml)第21页
     ·TBST缓冲液(1L)第21页
     ·胶体蓝染色液(1L)第21-22页
 3 方法第22-25页
   ·普氏立克次体接种鸡胚卵黄囊膜繁殖立克次体第22页
   ·普氏立克次体抗原基因的选择第22-23页
   ·普氏立克次体基因组的提取及目的基因的扩增第23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3-24页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24页
   ·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第24页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第24页
   ·重组菌的表达鉴定第24页
   ·重组质粒的测序鉴定第24-25页
   ·重组菌株的冻存第25页
 4 结果第25-27页
   ·普氏立克次体在鸡胚卵黄囊膜中繁殖第25-26页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26页
   ·重组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28]第26-27页
 5 讨论第27-29页
第二部分 普氏立克次体重组蛋白抗原的免疫印迹分析第29-43页
 1 引言第29页
 2 材料第29-35页
   ·菌株、小鼠、感染血清第29页
   ·试剂第29-30页
   ·常用溶液的配制第30-34页
     ·纯化普氏立克次体用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制(1L)第30页
     ·纯化普氏立克次体用蔗糖磷酸盐缓冲液(PBSS)的配制(1L)第30页
     ·27%蔗糖、7.6%的泛影葡胺的PBS液的配制第30页
     ·荧光定量PCR体系的配制(50μl)第30-31页
     ·10×电泳缓冲液(1L)第31页
     ·免疫印迹转印缓冲液(1L)第31页
     ·TBST缓冲液(1L)第31页
     ·考马斯亮蓝染液(1L)第31页
     ·10×电泳缓冲液第31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2%分离胶的配制(10ml)第31-32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5%积层胶的配制(10ml)第32页
     ·LB液体培养基的配制(1000ml)第32页
     ·LB固体培养基的配制(1000ml)第32页
     ·可溶性表达形式的目蛋白纯化所需缓冲液的配制第32-33页
     ·包涵体表达形式目的蛋白纯化所需缓冲液的配制第33页
     ·2×SDS上样缓冲液的配制第33-34页
     ·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制(1L)第34页
     ·含0.1%Tween-20磷酸缓冲液(PBST)的配制(1L)第34页
     ·含1%BSA的封闭液的配制(100ml)第34页
   ·主要仪器第34-35页
 3 方法第35-38页
   ·普氏立克次体的鸡胚大量培养及纯化第35页
   ·实验感染BALB/c小鼠第35-36页
   ·抗血清的制备第36页
   ·重组菌蛋白表达形式的鉴定第36页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36-38页
     ·可溶性表达形式目的蛋白的纯化第36-37页
     ·包涵体表达形式目的蛋白的纯化第37-38页
     ·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蛋白抗原第38页
 4 结果第38-42页
   ·立克次体感染血清效价的测定第38-39页
   ·重组菌种目的蛋白表达形式的鉴定第39页
   ·重组目的蛋白的纯化第39-40页
   ·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蛋白抗原第40-42页
 5 讨论第42-43页
第三部分 普氏立克次体重组蛋白抗原的蛋白芯片分析第43-52页
 1 引言第43页
 2. 材料与试剂第43-44页
   ·材料第43页
   ·试剂第43页
   ·常用溶液的配制第43-44页
     ·含0.05%Tween-20磷酸缓冲液(PBST)的配制(1L)第43-44页
     ·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制(1L)第44页
     ·含1%BSA的封闭液的配制(200ml)第44页
     ·含20%乙醇水溶液的配制(1L)第44页
   ·仪器第44页
 3 方法第44-46页
   ·蛋白芯片的制备第44页
   ·蛋白芯片的质控第44-45页
   ·蛋白芯片与感染立克次体小鼠血清反应第45-46页
 4 结果第46-51页
   ·蛋白芯片的制备与质量检测第46-47页
   ·立克次体感染小鼠血清分析普氏立克次体蛋白芯片第47-49页
   ·立克次体感染小鼠血清与普氏立克次体蛋白抗原芯片反应散点统计图第49-51页
   ·结果第51页
 5 讨论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综述第57-62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第62-63页
附件第63-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的UPLC法测定及其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
下一篇:重组质粒EGFP-N1-BDNF的构建及转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