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概述 | 第11-22页 |
一、 有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规定及立法沿革演变 | 第11-14页 |
(一) 1979 年《刑法》规定和 1987 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的补充规定 | 第11-12页 |
(二) 1991 年《道路交通处理办法》规定 | 第12-13页 |
(三) 现行《刑法》规定 | 第13页 |
(四) 2000 年 11 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规定 | 第13页 |
(五) 200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 200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 | 第13-14页 |
二、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本质属性 | 第14-17页 |
三、 百家争鸣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官方含义 | 第17-18页 |
四、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概念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因逃逸致人死亡”有关问题研究 | 第22-29页 |
一、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基本含义 | 第22-25页 |
二、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 | 第25-27页 |
三、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 | 第27-28页 |
四、 对“逃逸”和“死亡”不同因果关系定罪量刑的简单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司法实务中有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疑难问题研究 | 第29-36页 |
一、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时空要素 | 第29-30页 |
二、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主体 | 第30-32页 |
(一)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正犯主体 | 第30-31页 |
(二)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共犯 | 第31-32页 |
三、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中行政责任认定的性质 | 第32-34页 |
四、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交通肇事罪中的自首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的文献综述 | 第39-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