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4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5-18页 |
·研究方案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3页 |
·淮南矿区概况 | 第20-21页 |
·煤矸石充填复垦区 | 第21-22页 |
·粉煤灰充填复垦区 | 第22-23页 |
3 样品的采集处理及测试方法 | 第23-27页 |
·采样点布设 | 第23-24页 |
·土样的预处理 | 第24-25页 |
·测试项目与方法 | 第25-26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26-27页 |
4 煤矸石复垦区土壤及煤矸石特性分析 | 第27-45页 |
·土壤理化指标分析 | 第27-33页 |
·酸碱度 | 第27-28页 |
·有机质 | 第28页 |
·水解氮 | 第28-29页 |
·速效钾 | 第29-30页 |
·速效磷 | 第30-33页 |
·土壤肥力水平评价 | 第33-34页 |
·煤矸石理化指标分析 | 第34-35页 |
·煤矸石中重金属的赋存 | 第35页 |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分析 | 第35-43页 |
·重金属Cu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35-36页 |
·重金属Cr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36-37页 |
·重金属Zn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37-38页 |
·重金属Ni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38-39页 |
·重金属Pb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39-40页 |
·重金属Cd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5 粉煤灰复垦区土壤及粉煤灰特性分析 | 第45-62页 |
·土壤理化指标分析 | 第45-51页 |
·酸碱度 | 第45-46页 |
·有机质 | 第46页 |
·水解氮 | 第46-47页 |
·速效钾 | 第47-48页 |
·速效磷 | 第48-51页 |
·土壤肥力水平评价 | 第51页 |
·粉煤灰理化指标分析 | 第51-52页 |
·粉煤灰中重金属的赋存 | 第52-53页 |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分析 | 第53-61页 |
·重金属Cu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53-54页 |
·重金属Cr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54-55页 |
·重金属Zn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55-56页 |
·重金属Ni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56-57页 |
·重金属Pb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57-58页 |
·重金属Cd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两种不同填充物下土壤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62-78页 |
·土壤理化性质的对比分析 | 第62-66页 |
·土壤的pH值 | 第62-63页 |
·土壤的有机质 | 第63-64页 |
·土壤的水解氮 | 第64页 |
·土壤的速效钾 | 第64-65页 |
·土壤的速效磷 | 第65-66页 |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对比分析 | 第66-73页 |
·不同深度下两种复垦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对比 | 第67-71页 |
·不同复垦土壤的Cu含量对比 | 第71页 |
·不同复垦土壤的Cr含量对比 | 第71页 |
·不同复垦土壤的Zn含量对比 | 第71-72页 |
·不同复垦土壤的Ni含量对比 | 第72页 |
·不同复垦土壤的Pb含量对比 | 第72页 |
·不同复垦土壤的Cd含量对比 | 第72-73页 |
·不同复垦土壤特性与重金属分布的相关性对比 | 第73-76页 |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方法 | 第73页 |
·不同复垦土壤特性与重金属分布相关性的分析 | 第73-76页 |
·两种充填复垦场地土壤特性与重金属相关性对比分析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建议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