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贫困村互助资金概念辨析、试点过程与理论依据 | 第11-18页 |
一、贫困村互助资金的相关概念与辨析 | 第11-13页 |
(一) 贫困 | 第11页 |
(二) 小额信贷 | 第11-12页 |
(三) 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互助资金和贫困村互助资金 | 第12-13页 |
二、贫困村互助资金的试点过程 | 第13-14页 |
三、贫困村互助资金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一) 参与式发展 | 第15-16页 |
(二) 社会资本理论 | 第16页 |
(三) 可持续生计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第18-31页 |
一、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一)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问题指向 | 第18-19页 |
(二) 贫困村互助资金取得的成效 | 第19-20页 |
(三)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创新意义 | 第20-22页 |
(四) 贫困村互助资金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 第22-24页 |
二、实证研究资料 | 第24-30页 |
(一)样本来源与抽样方法 | 第25页 |
(二) 样本概况 | 第25-3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操作模式 | 第31-43页 |
一、资金组织形式 | 第32-33页 |
二、进入与退出机制 | 第33-34页 |
三、贷还款制度 | 第34-35页 |
四、管理与监督机制 | 第35-41页 |
(一)贫困村互助资金的日常管理 | 第36-37页 |
(二)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内部监管 | 第37-38页 |
(三)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外部监管 | 第38-41页 |
五、对贫困农户的优惠政策与其他业务开展情况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运作绩效 | 第43-56页 |
一、考察的目标维度 | 第43页 |
二、基本目标的实现 | 第43-50页 |
(一) 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户的瞄准 | 第44-45页 |
(二) 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 第45-47页 |
(三)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 | 第47-48页 |
(四)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可持续性 | 第48-50页 |
三、发展目标的实现 | 第50-56页 |
(一) 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 第50-51页 |
(二) 实现农户广泛参与与自我组织、自我管理 | 第51-54页 |
(三) 推动互助合作与支持新农村建设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操作模式与绩效差异的相关性 | 第56-65页 |
一、实现农户广泛参与的贫困村互助资金制度设计 | 第56-58页 |
(一) 参与互助资金的农户特征 | 第56-57页 |
(二) 扩大互助资金的农户基础 | 第57-58页 |
二、使贫困与低收入农户受益的贫困村互助资金制度设计 | 第58-60页 |
三、能够减少不良贷款的贫困村互助资金制度设计 | 第60-65页 |
(一) 贷款金额 | 第61页 |
(二) 资金占用费率 | 第61-62页 |
(三) 还款方式 | 第62页 |
(四) 担保方式 | 第62-63页 |
(五) 贷款使用限制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5-69页 |
一、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效果 | 第65-66页 |
二、贫困村互助资金操作模式与相关绩效的关系 | 第66-67页 |
三、相关政策建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研究生学习期间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