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密度结构对树木细根形态的影响 | 第10-11页 |
| ·密度结构对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 | 第11-12页 |
| ·施肥对人工林细根生产的影响 | 第12-13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2 研究地点和林分概况 | 第14-16页 |
| ·研究地点概况 | 第14-16页 |
| ·研究地区自然情况 | 第14页 |
| ·土壤状况 | 第14页 |
| ·植被概况 | 第14-16页 |
| 3 林分结构对红松人工林细根形态的影响 | 第16-23页 |
| ·前言 | 第16页 |
| ·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 ·研究林分 | 第16-17页 |
| ·样地设置 | 第17页 |
| ·根系取样及形态测定 | 第17页 |
| ·数据分析 | 第17-19页 |
| ·研究结果 | 第19-20页 |
| ·不同林分结构和土层深度红松细根直径、比根长和组织密度的比较 | 第19-20页 |
| ·林分和土层对红松细根形态的双因素分析 | 第20页 |
| ·直径与比根长函数的相关性 | 第20页 |
| ·讨论 | 第20-22页 |
| ·结论 | 第22-23页 |
| 4 林分结构对红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与根长密度的影响 | 第23-33页 |
| ·前言 | 第23-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 ·研究地概况与样地设置 | 第24页 |
| ·样地设置 | 第24页 |
| ·根系取样及形态、生物量测定 | 第24-26页 |
|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 ·研究结果 | 第26-28页 |
| ·不同林分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比较 | 第26-27页 |
| ·不同林分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垂直分布的差异 | 第27-28页 |
| ·影响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的因子分析 | 第28页 |
| ·讨论 | 第28-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5 施肥对红松人工林细根生产的影响 | 第33-44页 |
| ·前言 | 第33页 |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 ·研究地概况 | 第33-34页 |
| ·样地设置 | 第34页 |
| ·施肥实验及细根生产量测定 | 第34页 |
| ·数据分析 | 第34页 |
| ·研究结果 | 第34-41页 |
| ·不同林分施肥与对照根系生产量比较 | 第34-37页 |
| ·不同土层施肥与对照红松细根生产量比较 | 第37-40页 |
| ·影响根系生产量的因子分析 | 第40-41页 |
| ·讨论 | 第41-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