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科学经济学、知识经济学论文

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差异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其目的第13-14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意义及其目的第14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研究思路第14-16页
     ·技术路线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17页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17页
     ·比较分析法第17页
   ·拟创新之处第17-19页
     ·选题的界定第17-18页
     ·研究方法的创新第18-19页
第二章 知识资本理论第19-29页
   ·知识资本相关概念第19-21页
     ·知识第19-20页
     ·知识经济第20页
     ·知识创新第20-21页
   ·知识资本理论综述第21-26页
     ·企业知识资本相关研究综述第21-23页
     ·国家知识资本相关研究综述第23-25页
     ·区域知识资本相关研究综述第25-26页
   ·区域知识资本的界定第26-27页
   ·其他理论支撑第27-28页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第27页
     ·区域创新理论第27-28页
     ·新经济增长理论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区域知识资本测度模型的建立第29-36页
   ·区域知识资本测度模型建立的原则第29页
     ·具体性原则第29页
     ·可衡量性原则第29页
     ·相对性原则第29页
   ·区域知识资本测度模型的指标选取第29-33页
     ·区域知识资本的类型及其评价(CT)第29-30页
     ·区域知识资本的质量及其评价(QQ)第30-31页
     ·区域知识资本测度模型的指标选取第31-33页
   ·区域和变量选择以及数据来源第33-35页
     ·区域选择第33页
     ·变量选择第33页
     ·数据来源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的一般差异分析第36-48页
   ·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发展现状的绝对差异分析第36-42页
     ·西部十一省区市区域知识资本的现状差异分析第36-40页
     ·西部地区整体区域知识资本的现状差异分析第40-42页
   ·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泰尔指数的相对差异分析第42-47页
     ·泰尔指数的定义第42-43页
     ·泰尔指数的研究单元第43页
     ·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差异的泰尔指数测度第43-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的效应差异分析第48-61页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第48-49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内涵第48页
     ·结构方程的两种模型第48-49页
     ·结构方程的优越性第49页
   ·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的效应差异分析第49-60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第49-52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识别第52-53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第53-54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第54-58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效应差异分析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1-66页
   ·改善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差异的对策建议第61-63页
     ·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要素的整合第61页
     ·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结构的调整第61-62页
     ·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环境的优化第62页
     ·西部地区区域知识资本功能的重塑第62-63页
   ·研究结论第63-64页
   ·不足之处第64页
   ·研究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录第68-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第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战略实施的阿米巴模式研究
下一篇:中国—东盟直接投资便利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