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5-16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 | 第17-33页 |
·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生产性服务业 | 第17-18页 |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 第18-19页 |
·生产性服务贸易 | 第19-20页 |
·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制造业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23-25页 |
·文献述评 | 第25-26页 |
·相关理论 | 第26-29页 |
·专业化分工理论 | 第26页 |
·价值链理论 | 第26-28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8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8-29页 |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9-33页 |
·产生技术溢出 | 第30-31页 |
·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 第31页 |
·提高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 | 第31-33页 |
3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3-47页 |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第33-43页 |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整体发展现状 | 第33-37页 |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分析 | 第37-43页 |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43-47页 |
·我国制造业整体发展现状 | 第43-44页 |
·我国制造业行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44-47页 |
4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7-61页 |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 第47-50页 |
·面板数据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面板单位根检验 | 第51-54页 |
·整体制造业面板单位根检验 | 第51-52页 |
·不同要素密集程度制造业面板单位根检验 | 第52-54页 |
·面板协整检验 | 第54-55页 |
·整体制造业面板协整检验 | 第54页 |
·不同要素密集程度制造业面板协整检验 | 第54-55页 |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整体制造业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55-58页 |
·回归模型选择 | 第55-56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不同要素密集程度制造业的回归分析 | 第58-61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1-65页 |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政策建议 | 第62-65页 |
·重视生产性服务跨境进口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 | 第62页 |
·合理放宽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 | 第62页 |
·提高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 第62页 |
·加大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入 | 第62-63页 |
·健全生产性服务贸易相关法律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