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二、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第三节 汇率决定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一、 购买力平价理论 | 第16-18页 |
第四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米德冲突 | 第18-22页 |
一、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第18-20页 |
二、 米德冲突 | 第20-22页 |
第五节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状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第23-30页 |
第一节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状 | 第23-26页 |
一、 对外升值现状 | 第23-24页 |
二、 对内贬值现状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人民币“外升内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26-30页 |
一、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 第26-27页 |
二、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 第27-28页 |
三、 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利弊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30-36页 |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汇率制度 | 第30-34页 |
一、 从1949年至1952年底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第30-31页 |
二、 1953年至1972年底进入社会主义大建设时期 | 第31-32页 |
三、 1973年至1978年汇率频繁调整 | 第32页 |
四、 1978年底至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进入改革新时期 | 第32-33页 |
五、 1944年至2005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制度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新阶段 | 第34-36页 |
一、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 第34页 |
二、 2005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新阶段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根源分析 | 第36-49页 |
第一节 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原因分析 | 第36-42页 |
一、 经济增长 | 第36-37页 |
二、 高额的外汇储备 | 第37-38页 |
三、 美元的持续走软 | 第38-39页 |
四、 公众的预期 | 第39页 |
五、 外部压力 | 第39-42页 |
第二节 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一、 货币供应量 | 第43页 |
二、 资产价格 | 第43-44页 |
第三节 人民币“外升内贬”共存的根源分析 | 第44-49页 |
一、 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是扭曲的 | 第44-46页 |
二、 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失衡导致人民币的“外升内贬” | 第46-49页 |
第五章 解决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对策 | 第49-55页 |
第一节 增加国内居民消费需求 | 第50-51页 |
一、 开展以内需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路线 | 第50-51页 |
二、 提高居民消费意向 | 第51页 |
第二节 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 第51-52页 |
一、 继续保持政府财政投资水平、调整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率 | 第51-52页 |
二、 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健全金融市场监管机制 | 第52页 |
第三节 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第52-55页 |
一、 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 第52-53页 |
二、 健全外汇交易市场 | 第53页 |
三、 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第一节 小结 | 第55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