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金属挤压技术发展概况 | 第10页 |
| ·挤压工艺特点及技术优势 | 第10-12页 |
| ·挤压工艺简述 | 第10-11页 |
| ·热挤压工艺的特点及技术优势 | 第11-12页 |
| ·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比较 | 第12页 |
| ·无缝钢管热挤压现状 | 第12-17页 |
| ·国外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现状 | 第13-14页 |
| ·水平挤压与垂直挤压 | 第14-17页 |
| ·小口径钢管挤压与大口径钢管挤压 | 第17页 |
| ·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热挤压的关键技术 | 第17-21页 |
| ·重型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的设计制造技术 | 第17-18页 |
| ·垂直挤压工艺的润滑技术 | 第18-20页 |
| ·垂直挤压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 | 第20-21页 |
|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重型黑色金属挤压筒的设计方案分析 | 第23-35页 |
| ·本章引论 | 第23-24页 |
| ·黑色金属挤压筒设计方案比较 | 第24-27页 |
| ·挤压筒的使用与失效 | 第24页 |
| ·单层挤压筒 | 第24-25页 |
| ·多层组合挤压筒 | 第25-26页 |
| ·钢丝缠绕黑色金属挤压筒 | 第26-27页 |
| ·钢丝缠绕黑色金属挤压筒的分析 | 第27-30页 |
| ·应力状态 | 第27页 |
| ·预热 | 第27-28页 |
| ·隔热与冷却 | 第28-29页 |
| ·热应力 | 第29-30页 |
| ·重型钢丝缠绕黑色金属挤压筒方案的选定 | 第30页 |
| ·隔热材料的选择及隔热结构的设计 | 第30-34页 |
| ·隔热材料的性能要求 | 第30-31页 |
| ·隔热材料的选择与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 ·隔热层的设计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重型钢丝缠绕黑色金属挤压筒的设计 | 第35-63页 |
| ·高温坯料内置预热方式的挤压筒设计 | 第35-52页 |
| ·设计计算流程 | 第35-36页 |
| ·传统的钢丝缠绕筒体设计 | 第36-38页 |
| ·预热后内衬失稳强度校核及钢丝应力校核 | 第38-41页 |
| ·改进设计 | 第41-42页 |
| ·一维稳态温度场假设下的热应力分析 | 第42-48页 |
| ·瞬态热应力分析 | 第48-51页 |
| ·高温坯料内置预热挤压筒的评价 | 第51-52页 |
| ·电加热预热方式的挤压筒设计 | 第52-62页 |
| ·设计计算方法 | 第52-54页 |
| ·挤压筒的预热功率计算 | 第54-56页 |
| ·设计关键 | 第56页 |
| ·隔热效果的评价 | 第56-58页 |
| ·预应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1页 |
| ·电加热预热挤压筒的评价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4章 热挤压工艺润滑行为分析及玻璃润滑剂的选择 | 第63-94页 |
| ·本章引论 | 第63-64页 |
| ·玻璃润滑剂的选择及粘度特性 | 第64-68页 |
| ·玻璃润滑剂的选择 | 第64-66页 |
| ·A5 和 844-7 玻璃润滑剂的粘度特性 | 第66-68页 |
| ·热挤压过程玻璃润滑行为建模 | 第68-81页 |
| ·玻璃润滑膜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 第68-69页 |
| ·玻璃垫内的温度分布、粘度分布和速度分布 | 第69-72页 |
| ·边界条件的提出 | 第72-73页 |
| ·熔融玻璃流量与玻璃润滑膜厚度分析 | 第73-75页 |
| ·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玻璃润滑膜厚度 | 第75-77页 |
| ·玻璃润滑膜厚度预测方法的提出 | 第77页 |
| ·玻璃润滑膜演化分析 | 第77-80页 |
| ·无缝钢管热挤压的玻璃润滑稳定性分析 | 第80-81页 |
| ·实验一——小直径棒材挤压实验 | 第81-84页 |
| ·小直径棒材玻璃润滑热挤压实验 | 第81-82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82-84页 |
| ·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84页 |
| ·实验二——国内 60MN 挤压机钢管生产实践 | 第84-91页 |
| ·360MN 垂直挤压机生产实践 | 第91-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 第5章 360MN 挤压机挤压工艺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 第94-119页 |
| ·本章引论 | 第94页 |
| ·玻璃润滑热挤压工艺模型分析 | 第94-99页 |
| ·玻璃润滑热挤压传热边界条件的实验研究 | 第99-111页 |
| ·传热边界条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99-101页 |
| ·一维稳态法测试界面传热系数 | 第101-103页 |
| ·实验装置的搭建 | 第103-105页 |
| ·界面传热系数影响因素及实验设计 | 第105-106页 |
| ·实验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 第106-107页 |
| ·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第107-110页 |
| ·玻璃润滑热挤压界面传热系数的工程应用 | 第110-111页 |
| ·360MN 挤压机生产 P91 大口径钢管实践 | 第111-118页 |
| ·实际生产过程描述与挤压力能数据检测 | 第111-113页 |
| ·P91 钢管挤压工艺的数值模拟 | 第113-116页 |
| ·360MN 挤压机挤压工艺评价与改进建议 | 第116-1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 第6章 内径φ170mm 挤压筒实验研究 | 第119-138页 |
| ·本章引论 | 第119页 |
| ·内径φ170mm 挤压筒设计及测试方案 | 第119-127页 |
| ·φ170mm 挤压筒的结构设计 | 第119-121页 |
| ·钢丝缠绕预紧方案 | 第121-124页 |
| ·加热与温度测试方案 | 第124页 |
| ·预紧态应力应变测试方案 | 第124-125页 |
| ·预热状态应力应变测试方案 | 第125-127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7-135页 |
| ·缠绕预紧后的应力测试 | 第128-130页 |
| ·预热过程中的温度测试 | 第130-132页 |
| ·热应力测试 | 第132-134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34-135页 |
| ·反挤压实验 | 第135-1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138-1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0-145页 |
| 致谢 | 第145-147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