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医患纠纷事件的媒体话语建构--以“八毛门”的网络新闻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一、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第13-20页
  (一) 新闻框架理论第13-15页
  (二) 内容分析法第15-16页
  (三) 话语分析第16-18页
  (四) 研究问题和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八毛门”事件报道内容分析第20-43页
 一、“八毛门”事件演变历程第21-24页
  (一) 起因:患儿父亲向媒体爆料第21-22页
  (二) 经过:院方回应被冷落,中央媒体扩大影响第22页
  (三) 发展:微博爆料,患儿再入院洗肠第22-23页
  (四) 转折:微博再爆料,患儿已做手术第23-24页
  (五) 影响:家长道歉,媒体反思第24页
 二、“八毛门”事件新闻报道分析第24-43页
  (一) 信度检验第24-26页
  (二) “八毛门”事件新闻报道的报道时间分析第26-27页
  (三) “八毛门”新闻报道的体裁分析第27-28页
  (四) “八毛门”事件新闻报道的主题分析第28-33页
  (五) “八毛门”事件新闻报道的新闻来源分析第33-38页
  (六)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分析第38-43页
第三章 医患纠纷报道话语分析第43-50页
 一、医疗报道发展历程第43-45页
  (一) 从正面宣传转变为揭露问题第43-44页
  (二) 从政治话语回归到新闻话语第44页
  (三) 医患纠纷是医疗报道的不老话题第44-45页
 二、医患纠纷报道的话语分析第45-50页
  (一) 图式结构:服从于传统媒体的预设议程第45-46页
  (二) 标题和导语: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第46-48页
  (三) 互文性:偏向于使用间接引语第48-50页
第四章 讨论、结论和建议第50-58页
 一、讨论第50-52页
  (一) 新闻框架侧重点随事件发展而变化第50页
  (二) 媒体在各类社会权力的较量中居于主导地位第50-51页
  (三) 网络媒体未能与传统媒体形成舆论合力第51-52页
 二、研究结论第52页
 三、合理运用框架,建构医患纠纷事件报道良性传播模式第52-58页
  (一) 主题内容选择上:持续关注,深入挖掘第53-54页
  (二) 消息来源获取上:注重平衡,多方视角第54-55页
  (三) 图式结构安排上:搭建全景,追求合理第55-58页
结语第58-59页
附录第59-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后记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媒体报道效应--基于奶粉安全事件沪上女性的“第三人效果”分析
下一篇:龙年春晚报道规律框架分析及其对文娱新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