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铁路通过能力、运送能力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平台应用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1页
1 引言第11-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第13-15页
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分析第15-31页
   ·线路通过能力分析理论基础第15-16页
     ·线路的通过能力定义第15-16页
     ·线路通过能力的一般计算公式第16页
   ·追踪间隔模型第16-19页
   ·基于单车仿真能力计算方法介绍第19-26页
     ·单车仿真模型第19-20页
     ·正线通过能力分析方法第20-22页
     ·折返能力分析方法第22-26页
   ·层次分析法基本理论第26-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第31-44页
   ·线路通过能力影响因素的分类第31页
   ·信号系统对线路通过能力影响分析第31-35页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第31-33页
     ·闭塞区段长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第33-34页
     ·保护区段长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第34页
     ·列车驾驶模式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第34-35页
     ·线路最高运行速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第35页
   ·基础设施对通过能力影响分析第35-40页
     ·折返线站型对折返能力影响第36-38页
     ·折返方式对折返能力影响第38-39页
     ·道岔及其配套设施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第39-40页
   ·列车车辆特性对线路通过能力影响分析第40-41页
   ·运营组织对线路通过能力影响分析第41-42页
     ·站停时间影响分析第41页
     ·列车编组方案影响分析第41-42页
     ·运营方案影响分析第42页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第42-43页
     ·非常规影响因素第42页
     ·折返过程中其它影响因素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线路通过能力影响因素仿真验证第44-66页
   ·能力分析平台介绍第44-45页
     ·平台主要功能第44-45页
     ·平台总体结构第45页
   ·正线通过能力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第45-56页
     ·停站时间调整分析第46-47页
     ·线路限速条件影响分析第47-49页
     ·列车相关参数影响分析第49-52页
     ·安全保护区段长度分析第52-54页
     ·闭塞制式分析第54-56页
   ·折返能力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第56-60页
     ·折返站型影响分析第56-59页
     ·折返方式影响分析第59页
     ·折返区段道岔特性第59-60页
   ·线路通过能力影响因素权重计算第60-65页
     ·线路通过能力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模型构建第60-62页
     ·线路通过能力影响因素权重计算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总结第66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图索引第70-71页
表索引第71-72页
作者简历第72-7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车组状态修中故障知识获取模型的研究
下一篇:多传感器融合列车测速定位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