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问题提出 | 第11-16页 |
·幸福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主题 | 第12-13页 |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 第13页 |
·民众幸福是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基本追求 | 第13-14页 |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要求关注老年人问题 | 第14-15页 |
·老年人幸福度的提升是老年人研究的重要课题 | 第15-16页 |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16-17页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主要概念 | 第18-19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测量工具 | 第20-21页 |
·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主要因素 | 第21-23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的不足 | 第23-24页 |
·研究设计 | 第24-26页 |
2 老年人幸福的理论研究 | 第26-43页 |
·跨学科视域中的幸福 | 第26-30页 |
·幸福的词源学分析 | 第27-28页 |
·心理学视域中的幸福 | 第28-29页 |
·社会学视域中的幸福 | 第29页 |
·经济学视域中的幸福 | 第29页 |
·伦理学视域中的幸福 | 第29-30页 |
·幸福的伦理特性 | 第30-37页 |
·道德是伦理学的基本前提 | 第30-32页 |
·道德与幸福 | 第32-36页 |
·幸福的内容包含伦理学的基本要求 | 第36-37页 |
·老年人幸福的合理性基础 | 第37-40页 |
·老年人幸福是人类生命理想的最好归宿 | 第37-38页 |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合理性 | 第38-40页 |
·老年人幸福的评价标准 | 第40-43页 |
·衡量老年人幸福的标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 第40-41页 |
·老年人在幸福的框架里填充不一样的内容 | 第41-43页 |
3 老年人幸福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老年人为例 | 第43-67页 |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43-46页 |
·研究方法 | 第43页 |
·研究对象 | 第43-45页 |
·研究工具 | 第45-46页 |
·数据处理 | 第46页 |
·研究结果 | 第46-55页 |
·健康状况 | 第46页 |
·婚姻状况 | 第46-47页 |
·经济收入状况 | 第47页 |
·家庭支持状况 | 第47-48页 |
·社会支持状况 | 第48页 |
·朋友关系 | 第48页 |
·幸福比较 | 第48-49页 |
·对未来生活信心 | 第49页 |
·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 | 第49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 第49-50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户籍差异 | 第50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文化程度差异 | 第50-51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在居住方式上的差异 | 第51-52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在健康状况上的差异 | 第52-53页 |
·不同婚姻状况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差异 | 第53-54页 |
·不同经济收入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差异 | 第54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年龄、健康状况、经济收入等相关性 | 第54-55页 |
·重庆市老年人幸福调研结果的原因分析 | 第55-65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体分析 | 第55-57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健康状况分析 | 第57-58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婚姻状况分析 | 第58-59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经济收入差异分析 | 第59-60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和朋友关系的差异分析 | 第60-61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未来信心分析 | 第61-62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62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第62-63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户籍差异分析 | 第63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文化程度差异 | 第63-64页 |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对居住方式上的差异 | 第64-65页 |
·从道德层面反应出不尊重老年人、不善待老年人的原因分析 | 第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4 不同国家的幸福感比较 | 第67-75页 |
·不同国家的幸福指数排名 | 第67-68页 |
·国外的幸福实践及研究 | 第68-72页 |
·西方伦理道德思想中的幸福 | 第68-69页 |
·国外的幸福实践 | 第69-70页 |
·国外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 | 第70-72页 |
·中国的幸福感实践及研究 | 第72-73页 |
·中国伦理道德思想中的幸福 | 第72页 |
·中国的幸福实践 | 第72-73页 |
·中国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 | 第73页 |
·国外幸福实践及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 第73-75页 |
5 提升老年人幸福的对策 | 第75-87页 |
·未进入老年期前各方面提前准备好 | 第75-76页 |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 第76-79页 |
·民众幸福程度作为评价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 | 第77-78页 |
·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和照顾渗透制度中 | 第78-79页 |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第79-81页 |
·弘扬传统孝道,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爱老氛围 | 第79-80页 |
·坚持用家庭道德处理家庭关系 | 第80-81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道德规范 | 第81-83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 第82-83页 |
·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纳入思想教育 | 第83页 |
·坚守底线:平凡的“良心” | 第83-85页 |
·积极开展老龄教育 | 第85-87页 |
结语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92-93页 |
附录 B: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 | 第93-94页 |
附录 C: 老年人幸福访谈提纲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