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贺诗歌里的“愁”字透析李贺的焦虑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2 李贺之“愁”的相关分析 | 第13-24页 |
·出现“愁”字的诗篇及其相关背景介绍 | 第13-18页 |
·“愁”字的词性分析 | 第18-19页 |
·“愁”字的主体分析 | 第19-20页 |
·“愁”字即李贺之“愁” | 第20-21页 |
·诗人之“愁”的本质 | 第21-24页 |
3 李贺的“愁”即是李贺的焦虑 | 第24-29页 |
·“愁”符合焦虑的模糊性 | 第24页 |
·“愁”符合焦虑的强制性 | 第24-25页 |
·“愁”符合焦虑的威胁性 | 第25-27页 |
·李贺焦虑的根源 | 第27-29页 |
4 身份的焦虑 | 第29-33页 |
·起因 | 第29页 |
·表现 | 第29-33页 |
·生活困顿 | 第29-30页 |
·宫体诗中的王孙身份 | 第30-31页 |
·长相丑陋的王孙 | 第31-33页 |
5 时间的焦虑 | 第33-36页 |
·起因 | 第33页 |
·表现 | 第33-36页 |
·“镂金刻玉” | 第33-35页 |
·“时间过敏症”及其“病因” | 第35-36页 |
6 仕途与社会的焦虑 | 第36-42页 |
·起因 | 第36-38页 |
·落第与不得志 | 第36-37页 |
·社会本身、身份、家境与朋友 | 第37-38页 |
·表现 | 第38-42页 |
·欲为王家所用 | 第39-40页 |
·对选拔人才制度的抨击与对落第之仕的同情 | 第40页 |
·恨无贤君明臣 | 第40-42页 |
7 焦虑的影响 | 第42-48页 |
·焦虑与苦吟 | 第42-45页 |
·苦吟的表现 | 第42-43页 |
·苦吟是缓解焦虑最重要的途径 | 第43-45页 |
·焦虑促使对待诗歌及诗歌创作的矛盾态度 | 第45-46页 |
·焦虑与夭亡 | 第46-48页 |
8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