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纪行诗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关于“纪行诗” | 第12-16页 |
·“纪行诗”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文天祥纪行诗的界定 | 第14-16页 |
2 文天祥的纪行诗 | 第16-35页 |
·文天祥纪行诗的创作背景 | 第16-17页 |
·文天祥纪行诗的创作功能 | 第17-24页 |
·有意为诗的补史功能 | 第17-21页 |
·动乎情性的言志功能 | 第21-24页 |
·文天祥纪行诗的艺术特色 | 第24-30页 |
·大量运用诗序 | 第24-26页 |
·以组诗纪行,叙事、抒情各有侧重 | 第26-27页 |
·语言风格以悲壮为主,并呈现多样化 | 第27-28页 |
·大量运用典故 | 第28-30页 |
·文天祥纪行诗中的生死观 | 第30-35页 |
·求生以报国 | 第30-31页 |
·舍生以全志 | 第31-35页 |
3 文天祥纪行诗对前人的超越 | 第35-42页 |
·无人能及的亲历亲感 | 第35-36页 |
·漫长连贯的纪行历程 | 第36-38页 |
·丰富多彩的写作形式 | 第38-39页 |
·详细具体的叙事内容 | 第39-42页 |
4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