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径路由协议的无线P2P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负载均衡方面 | 第13-14页 |
·公平调度方面 | 第14-15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无线P2P网络负载均衡概述 | 第17-26页 |
·无线网络负载均衡 | 第17-21页 |
·现有的负载均衡策略 | 第21-23页 |
·无线网络负载均衡研究挑战 | 第23-24页 |
·本文研究的立足点 | 第24-25页 |
·多路径路由协议 | 第24页 |
·非对称互助缓存 | 第24-25页 |
·模糊多约束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非对称多约束的多径DSR协议负载策略 | 第26-38页 |
·研究背景 | 第26页 |
·动态源路由协议的不足 | 第26-28页 |
·互助缓存在路由协议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路径缓存 | 第29页 |
·数据缓存 | 第29页 |
·混合缓存 | 第29-30页 |
·非对称传输在路由协议中的设计实施 | 第30-34页 |
·总体化设计 | 第30页 |
·分层式设计 | 第30-32页 |
·非对称传输的实现 | 第32-34页 |
·模糊多约束在链路选择中的应用 | 第34-37页 |
·通信链路负载均衡 | 第34-35页 |
·模糊逻辑路由选择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非对称多约束的多径DSR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47页 |
·非对称多约束的软件架构 | 第38-40页 |
·路径选择与维护工作流程 | 第40页 |
·性能测试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与仿真 | 第41-45页 |
·仿真模型 | 第41-42页 |
·仿真结果 | 第42-45页 |
·性能评估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全文总结 | 第47-48页 |
·工作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