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3-15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 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 ·工作记忆 | 第15页 |
| ·注意瞬脱 | 第15-16页 |
| 2 注意瞬脱的主要理论模型 | 第16-19页 |
| ·干扰模型 | 第17页 |
| ·两阶段模型 | 第17页 |
| ·中枢干扰模型 | 第17-18页 |
| ·暂时性失控理论 | 第18页 |
| ·延迟投入假设 | 第18-19页 |
| 3 注意瞬脱的神经机制 | 第19-21页 |
| ·功能核磁共振研究 | 第19-20页 |
| ·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第20-21页 |
| 4 注意瞬脱的影响因素 | 第21-25页 |
| ·T1难度对AB的影响 | 第21-23页 |
| ·T1掩蔽对AB的影响 | 第23页 |
| ·目标与分心物的相似性 | 第23-24页 |
| ·个体差异 | 第24-25页 |
| 5 注意瞬脱的应用研究 | 第25-28页 |
| ·不同运动水平人群的注意瞬脱特征的研究 | 第25-26页 |
| ·不同注意类型的运动员其注意瞬脱特征的研究 | 第26页 |
| ·不同年龄人群的注意瞬脱特征的研究 | 第26-27页 |
| ·对特殊群体注意瞬脱特征的研究 | 第27-28页 |
| 6 工作记忆及其与注意瞬脱相关研究 | 第28-31页 |
| ·工作记忆与动作技能学习 | 第28-29页 |
| ·工作记忆与选择性注意 | 第29页 |
| ·工作记忆与注意瞬脱 | 第29-31页 |
| 7 小结与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31-33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32-33页 |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3-57页 |
| 实验一 掩蔽存在或省略时,记忆负荷对注意瞬脱的影响 | 第33-50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 ·被试 | 第33页 |
| ·实验变量 | 第33-34页 |
| ·实验设计 | 第34页 |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34页 |
| ·实验过程 | 第34-36页 |
|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9页 |
| ·记忆负荷任务正确率 | 第36-38页 |
| ·T1正确率 | 第38-40页 |
| ·T2正确率 | 第40-49页 |
| ·掩蔽存在 | 第43-46页 |
| ·掩蔽不存在 | 第46-49页 |
| 4 小结 | 第49-50页 |
| 实验二 掩蔽存在或省略时,记忆负荷对T1加工时间的影响 | 第50-57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50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50-51页 |
| ·被试 | 第50页 |
| ·实验变量 | 第50页 |
| ·实验设计 | 第50-51页 |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51页 |
| ·实验过程 | 第51页 |
| ·数据处理 | 第5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 ·记忆负荷任务正确率 | 第51-52页 |
| ·目标正确率 | 第52-53页 |
| ·目标反应时 | 第53-56页 |
| 4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第57-62页 |
| 1 掩蔽与注意瞬脱 | 第57-58页 |
| 2 工作记忆与注意瞬脱 | 第58-59页 |
| 3 T1难度与注意瞬脱 | 第59-60页 |
| 4 个体差异与注意瞬脱 | 第60-62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创新与展望 | 第62-64页 |
| 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 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3页 |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3-64页 |
| 附录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