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5页 |
| 1 导论 | 第15-27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 ·福建茶叶经济的重要地位 | 第15-16页 |
| ·福建茶叶经济发展的融资约束 | 第16页 |
| ·研究茶企融资顺序的重要意义 | 第16-17页 |
| ·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 ·中、小、微型茶叶企业界定 | 第17-20页 |
| ·成长型和成熟型茶叶企业 | 第20页 |
|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 第20-23页 |
| ·数据来源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特点与创新 | 第23-27页 |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 ·研究特点和主要观点 | 第24-25页 |
|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25-27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27-47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7-34页 |
| ·验证大公司或是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 | 第27-31页 |
| ·验证小企业的融资顺序 | 第31-33页 |
| ·对啄食顺序融资理论和权衡理论的比较研究 | 第33-3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4-46页 |
|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4-37页 |
| ·对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7-40页 |
| ·对啄食顺序融资理论和权衡理论的比较研究 | 第40-41页 |
| ·茶叶企业融资和茶叶生产的研究 | 第41-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3 理论发展及评述 | 第47-64页 |
| ·MM 理论 | 第47-48页 |
| ·权衡理论 | 第48-56页 |
| ·静态权衡理论 | 第49-52页 |
| ·动态权衡理论 | 第52-56页 |
| ·啄食顺序理论 | 第56-62页 |
| ·逆向选择 | 第58-61页 |
| ·代理理论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4页 |
| 4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融资方式与融资顺序的国际比较 | 第64-79页 |
| ·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研究与融资方式的选择 | 第64-74页 |
| ·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 | 第64-66页 |
| ·各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 第66-74页 |
|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特征 | 第74-75页 |
| ·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特征 | 第75-76页 |
| ·各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 | 第76-78页 |
| ·小结 | 第78-79页 |
| 5 福建茶叶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 第79-96页 |
| ·福建茶叶企业现状分析 | 第79-85页 |
| ·福建龙头茶叶企业 | 第81-82页 |
| ·福建茶叶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 第82-83页 |
| ·福建茶叶企业控制人资产构成 | 第83-85页 |
| ·福建茶叶企业融资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85-88页 |
| ·融资渠道和融资用途 | 第85-86页 |
| ·贷款额度和贷款方式 | 第86-88页 |
| ·中、小、微型茶叶企业的差异化融资分析 | 第88-94页 |
| ·微型茶叶企业融资分析 | 第88-89页 |
| ·小型茶叶企业融资分析 | 第89-92页 |
| ·中型茶叶企业融资分析 | 第92-94页 |
| ·小结 | 第94-96页 |
| 6 福建茶叶企业融资顺序的经验分析 | 第96-120页 |
| ·变量选择 | 第96-100页 |
| ·替代变量选择依据 | 第96-99页 |
| ·替代变量选择说明 | 第99页 |
| ·变量设置 | 第99-100页 |
| ·模型选择 | 第100-105页 |
| ·模型选择依据 | 第100-105页 |
| ·模型选择说明 | 第105页 |
| ·数据来源与研究假设 | 第105-110页 |
| ·数据来源 | 第105页 |
| ·研究假设 | 第105-110页 |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融资顺序检验 | 第110-114页 |
| ·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110页 |
| ·成长型茶企回归结果 | 第110-112页 |
| ·成熟型茶企回归结果 | 第112-114页 |
| ·Lemmon 和 Zender 增强型模型检验 | 第114-115页 |
| ·构建 Lemmon 和 Zender 增强型检验模型 | 第114-115页 |
| ·成长型与成熟型茶企 Lemmon 和 Zender 增强型检验结果 | 第115页 |
| ·茶叶企业融资意愿啄食顺序检验 | 第115-118页 |
| ·构建茶企 Ordered-logistic 回归模型 | 第115-116页 |
| ·成长型茶企的回归结果 | 第116-118页 |
| ·成熟型茶企的回归结果 | 第118页 |
| ·小结 | 第118-120页 |
| 7 缓解茶叶企业融资困难的新思路 | 第120-135页 |
| ·完善政府的服务支持体系 | 第120-123页 |
| ·拓宽茶叶企业的融资渠道 | 第123-125页 |
| ·提高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 | 第125-127页 |
| ·创新茶叶企业的融资机制 | 第127-129页 |
| ·强化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 | 第129-133页 |
| ·提高茶企融资的获得能力 | 第133-135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35-137页 |
| ·结论 | 第135-136页 |
| ·茶叶企业融资现状描述性结论 | 第135页 |
| ·茶叶企业杠杆率影响因素结论 | 第135页 |
| ·茶叶企业啄食顺序理论检验结论 | 第135-136页 |
| ·展望 | 第136-1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7-144页 |
| 附录一 | 第144-151页 |
| 致谢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