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咪唑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甲醇和CO_2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进展 | 第8-26页 |
| ·碳酸二甲酯的主要用途 | 第8-11页 |
| ·作为“绿色”的化学试剂 | 第8-9页 |
| ·作为有机溶剂 | 第9-10页 |
| ·作为汽油添加剂 | 第10页 |
| ·作为锂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 第10-11页 |
| ·碳酸二甲酯的主要合成路线 | 第11-15页 |
| ·光气法 | 第11页 |
|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 第11-13页 |
| ·酯交换法 | 第13-15页 |
| ·甲醇和CO_2合成碳酸二甲酯 | 第15页 |
| ·甲醇和CO_2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 ·烷氧基有机金属化合物 | 第16-18页 |
| ·负载型催化剂 | 第18-20页 |
| ·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 | 第20-21页 |
| ·杂多酸催化剂 | 第21-22页 |
| ·电化学催化体系 | 第22页 |
| ·光辅助催化体系 | 第22-23页 |
| ·课题提出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苯并咪唑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26-51页 |
|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 ·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第28-34页 |
| ·仪器及试剂 | 第29页 |
| ·2-芳基类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第29-31页 |
| ·2-取代胺甲基类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第31-33页 |
| ·2-取代甲基类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第33-34页 |
| ·苯并咪唑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50页 |
| ·苯并咪唑镍配合物1~3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38页 |
| ·苯并咪唑镍配合物4~6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40页 |
| ·苯并咪唑镍配合物7和8的合成与表征 | 第40-42页 |
| ·苯并咪唑铜配合物9~11的合成与表征 | 第42-45页 |
| ·苯并咪唑铜配合物12~14的合成与表征 | 第45-48页 |
| ·苯并咪唑铜配合物15和16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三章 金属配合物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 | 第51-63页 |
| ·引言 | 第51-52页 |
| ·实验部分 | 第52-55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52-53页 |
| ·实验操作及流程 | 第53-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 ·反应耦合剂的选择 | 第55页 |
| ·反应催化剂的筛选 | 第55-57页 |
| ·催化条件的优化 | 第57-60页 |
|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考察 | 第60-61页 |
| ·催化机理探讨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 附图 | 第74-9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6-97页 |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