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2章 低碳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3页 |
| ·低碳发展的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碳排放概念 | 第18-19页 |
| ·低碳城市的概念 | 第19-20页 |
| ·低碳发展路径的概念 | 第20页 |
| ·低碳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第21-23页 |
| 第3章 北京市低碳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39页 |
| ·北京市低碳发展的必要性 | 第23页 |
| ·北京市碳排放现状 | 第23-27页 |
| ·碳排放现状 | 第23-24页 |
| ·北京市能源消费现状 | 第24-27页 |
|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变化趋势 | 第27-33页 |
| ·碳排放总量趋势 | 第27-28页 |
|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变化趋势 | 第28-33页 |
| ·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 | 第33-35页 |
| ·人均碳排放、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 第35-39页 |
| 第4章 北京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50页 |
| ·IPAT方程模型概述 | 第39-40页 |
| ·模型中各因素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6页 |
|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3页 |
| ·人口因素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5页 |
| ·技术进步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 ·回归分析及结论 | 第46-50页 |
| ·回归分析 | 第46-49页 |
| ·分析结论 | 第49-50页 |
| 第5章 北京市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50-62页 |
| ·国际低碳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50-55页 |
| ·北京市低碳发展路径的建议 | 第55-62页 |
|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 | 第55-56页 |
| ·采用新技术降低建筑能耗 | 第56-57页 |
| ·实现多中心合作推动低碳发展 | 第57-59页 |
|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居民低碳生活意识 | 第59-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