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纳米溴化锂溶液传质特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1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10页
     ·吸收器研究现状第7-8页
     ·纳米流体制备研究现状第8-9页
     ·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研究现状第9页
     ·纳米流体强化传质研究现状第9-10页
   ·有待解决的问题第10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0-11页
第2章 纳米粒子强化溴化锂溶液传质特性的机理第11-28页
   ·水、溴化锂、纳米粒子的结构特征第11-16页
     ·水的结构第11-13页
     ·溴化锂溶液的结构第13-14页
     ·纳米粒子的结构及表面特征第14-16页
   ·纳米粒子在溶液中的微观结构第16-18页
     ·高浓度溴化锂溶液的结构改变第16页
     ·纳米粒子与水的相互作用第16-17页
     ·纳米粒子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第17-18页
   ·纳米粒子对溶液扩散系数的影响第18-25页
     ·静态扩散系数第19-20页
     ·动态扩散系数第20-25页
   ·纳米溴化锂表观扩散系数的验证第25-28页
第3章 纳米溴化锂溶液降膜传质试验研究第28-42页
   ·试验目的及试验设计第28页
     ·试验目的第28页
     ·试验设计第28页
   ·试验系统第28-32页
     ·斜板降膜吸收器第29-30页
     ·溶液温度调节系统第30页
     ·冷却水系统第30页
     ·水蒸气发生系统第30页
     ·抽真空系统第30-31页
     ·控制测量系统第31-32页
   ·测量仪器第32-34页
   ·试验数据处理第34-35页
   ·误差分析第35-37页
     ·直接测量值误差第35-36页
     ·间接测量值误差第36-37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37-42页
第4章 纳米溴化锂降膜传质的仿真研究第42-50页
   ·降膜吸收的物理模型第42页
   ·降膜吸收的数学模型第42-44页
     ·模型假设条件第42-43页
     ·控制方程第43-44页
     ·边界条件第44页
   ·控制方程中的相关参数第44-45页
     ·溶液的黏度第44-45页
     ·溶液的导热系数第45页
     ·降膜厚度第45页
   ·网格划分与求解方法第45-47页
   ·模型验证第47-50页
第5章 结果与讨论第50-56页
   ·液膜厚度第50页
   ·液膜内温度分布第50-53页
   ·液膜内浓度分布第53-54页
   ·液膜表面传质系数第54-56页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板节点系列开发与研究
下一篇:非饱和土壤水热耦合作用下水平埋管换热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