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词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1 综述 | 第13-29页 |
·赤霉素及GA20氧化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GA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模式 | 第13-16页 |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 | 第16-17页 |
·GA与其他激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 第17-18页 |
·GA20氧化酶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 | 第19-21页 |
·RNAi的发现及其作用机理 | 第19-20页 |
·RNAi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植物矮化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诱导矮化的常见因素 | 第21-22页 |
·与赤霉素相关的植物矮化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日本结缕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日本结缕草组织培养 | 第24页 |
·日本结缕草的遗传转化 | 第24-25页 |
·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日本结缕草新品种的育种方向 | 第25-26页 |
·基因表达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RT-PCR半定量分析 | 第26页 |
·mRNA表达定量分析 | 第26-27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2 日本结缕草再生体系建立 | 第29-34页 |
·引言 | 第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植物材料 | 第29页 |
·培养基 | 第29-30页 |
·日本结缕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3 农杆菌介导日本结缕草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第34-52页 |
·引言 | 第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42页 |
·材料 | 第34-35页 |
·培养基 | 第35-36页 |
·质粒DNA的制备 | 第36-38页 |
·农杆菌的转化及检测 | 第38-39页 |
·农杆菌介导日本结缕草遗传转化方法 | 第39-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1301-ubi构建 | 第42-43页 |
·农杆菌菌液及质粒PCR检测 | 第43-44页 |
·不同因素对农杆菌介导日本结缕草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4-47页 |
·降低菌液浓度和延长侵染时间对抗性愈伤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农杆菌清洗方法的改进 | 第48页 |
·抗性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 | 第48页 |
·讨论 | 第48-52页 |
·日本结缕草遗传转化技术路线图 | 第48-49页 |
·不同因素对农杆菌介导日本结缕草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9-52页 |
4 日本结缕草ZjGA20ox基因RNA干扰载体构建及农杆菌介导转基因 | 第52-70页 |
·引言 | 第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61页 |
·材料 | 第52-53页 |
·培养基 | 第53页 |
·日本结缕草ZjGA20ox基因RNAi载体构建 | 第53-59页 |
·农杆菌介导日本结缕草遗传转化 | 第59页 |
·转化子的筛选与再生培养 | 第59-60页 |
·转基因植株的生长速度测定 | 第60页 |
·抗性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60-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9页 |
·日本结缕草ZjGA20ox基因RNAi载体构建 | 第61-64页 |
·抗性愈伤组织筛选 | 第64-65页 |
·抗性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 | 第65页 |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测 | 第65-67页 |
·抗性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67-69页 |
·讨论 | 第69-70页 |
·日本结缕草植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9页 |
·抗性植株PCR扩增中常出现的问题 | 第69-70页 |
5 日本结缕草ZjGA20氧化酶基因表达分析 | 第70-87页 |
·引言 | 第7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0-75页 |
·材料 | 第70-71页 |
·材料处理 | 第71页 |
·试验方法 | 第71-7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5-81页 |
·日本结缕草不同组织部位,不同胁迫处理下叶部总RNA提取 | 第75-76页 |
·反转录检测及actin基因配平 | 第76-77页 |
·日本结缕草ZjGA20ox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 | 第77-78页 |
·日本结缕草ZjGA20ox基因逆境胁迫诱导表达谱 | 第78-79页 |
·低温胁迫下喷施80uM GA_3提高日本结缕草的抗寒能力 | 第79-81页 |
·讨论 | 第81-87页 |
·日本结缕草ZjGA20氧化酶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 | 第81-82页 |
·日本结缕草ZjGA20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受逆境胁迫诱导 | 第82-83页 |
·GA_3与日本结缕草的抗寒性 | 第83-84页 |
·日本结缕草总RNA提取 | 第84页 |
·反转录的完整性 | 第84-85页 |
·引物设计 | 第85页 |
·PCR反应 | 第85-8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7-90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9页 |
个人简介 | 第99-101页 |
导师简介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