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

基于单株标识的数字化果园精准管理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2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精准农业已成为解决农业高产优质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第11页
     ·果园精准管理是解决果园粗放管理的有效途径第11-12页
     ·信息与装备技术是建立果园精准管理技术体系的重要支撑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5页
     ·精准农业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林业信息化研究现状第14-15页
     ·果园精准管理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5-25页
     ·总结第25页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25-26页
     ·研究目标第25-26页
     ·研究内容第26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6-28页
     ·研究方法第26-27页
     ·技术路线第27-28页
   ·研究区域第28-29页
2 果树单株标识方法测试与优化研究第29-35页
   ·RFID系统构成第29页
   ·标签悬挂读取率测试方法第29-32页
     ·测试标签第29-30页
     ·测试装置第30页
     ·测试方法第30-31页
     ·测试条件第31-32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32-33页
     ·无遮挡条件下对读取率影响第32页
     ·同一果树不同垂直高度条件下对读取率影响第32页
     ·同一果树不同水平位置条件下对读取率影响第32-33页
     ·不同遮挡条件下对读取率影响第33页
   ·单株果树RFID标识优化悬挂方法的确定第33页
   ·小结第33-35页
3 果园生产信息双向获取技术研究第35-46页
   ·技术框架第35-36页
   ·基于手机扫描条码的生产信息采集技术第36-39页
     ·基本流程第36页
     ·关键技术第36-39页
   ·基于果树位置的环境信息查询技术第39-42页
     ·基本流程第39-40页
     ·关键技术第40-42页
   ·功能实现第42页
   ·应用测试第42-45页
     ·二维条码解析测试第43页
     ·环境信息查询测试第43-45页
   ·小结第45-46页
4 自然环境下树上苹果识别技术研究第46-59页
   ·颜色空间选取第46-47页
   ·自然场景下成熟期苹果识别方法第47-48页
     ·图像采集第47页
     ·阈值分割第47-48页
     ·形态学滤波第48页
     ·识别效果评价第48页
   ·基于R/B值下的苹果识别结果分析第48-50页
   ·R/B值与V值结合下的苹果识别结果分析第50-51页
   ·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苹果识别结果分析第51页
   ·基于圆拟合分析的单果识别率提高方法第51-56页
     ·自然生长下苹果的遮挡与重叠分析第51-52页
     ·苹果圆曲率分析第52-53页
     ·苹果识别判定模型构建第53-56页
     ·图像获取第56页
     ·圆回归参数设定第56页
   ·判定结果分析第56-58页
     ·单果被遮挡分离的判定结果分析第56-57页
     ·多果因重叠覆盖下的判定结果分析第57-58页
   ·小结第58-59页
5 基于图像识别的富士苹果产量估测模型构建第59-69页
   ·建模数据获取第59-61页
     ·图像获取第59页
     ·图像识别与果实特征参数提取第59-60页
     ·单株产量信息获取第60-61页
   ·苹果单株产量估测模型构建第61-66页
     ·建模过程第61-62页
     ·结果分析第62-66页
   ·模型验证第66-67页
   ·误差分析第67页
   ·小结第67-69页
6 数字化果园生产精准管理与溯源系统开发第69-82页
   ·果品追溯码编码设计第69页
   ·单株果树精确追溯方法研究第69-72页
     ·方法框架第69-70页
     ·采收筐RFID标识第70-71页
     ·方法应用流程第71-72页
   ·系统设计第72-75页
     ·总体结构设计第72-73页
     ·数据库设计第73-74页
     ·功能设计第74-75页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第75-76页
     ·ExtJS与后台数据交互技术第75-76页
     ·果树查询及高亮显示技术第76页
   ·系统应用测试第76-81页
     ·单株果树位置信息采集与成图第76-77页
     ·管理功能应用测试第77-79页
     ·应用效果分析第79-81页
   ·小结第81-8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2-86页
   ·结论第82-83页
   ·特色与创新第83-84页
   ·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4页
个人简介第94-95页
导师简介-吴保国第95-96页
导师简介-杨信廷第96-97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97-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芍药设施栽培品种筛选指标和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ZjGA20ox基因表达模式及RNA干扰载体遗传转化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