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3页 |
·中国农村未富先老 | 第10-11页 |
·当前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突出 | 第11页 |
·孝文化面临断层危机 | 第11-12页 |
·激烈文化竞争中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凸显 | 第12页 |
·社会道德建设被推到异常突出的位置 | 第12-13页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受到影响和制约 | 第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新型孝文化建设的源头——传统孝文化 | 第15-17页 |
·新型孝文化的内涵 | 第17-18页 |
·新型孝文化的特征 | 第18页 |
·新型孝文化的建构 | 第18-20页 |
·新型孝文化建设的意义 | 第20页 |
·新型孝文化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0页 |
·论文的思路及创新 | 第20-22页 |
·论文思路 | 第20-2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中的基本概念 | 第24-36页 |
·文化 | 第24-26页 |
·文化的内涵 | 第24-25页 |
·文化的功能 | 第25-26页 |
·传统孝文化 | 第26-31页 |
·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 第26-30页 |
·传统孝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30-31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 | 第31-36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内涵 | 第31-33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特征 | 第33-36页 |
3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必要性 | 第36-46页 |
·农村养老的需要 | 第36-39页 |
·农村急需解决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养老压力大的现实问题 | 第36-37页 |
·农村养老需要面对空巢家庭逐年增多的问题 | 第37页 |
·社会保障难以保障农民的老年生活 | 第37-38页 |
·农村孝道缺失,孝顺、敬老观念淡化 | 第38-39页 |
·老龄产业的需要 | 第39-41页 |
·老龄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新农村孝文化的引领 | 第39-40页 |
·老龄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新农村孝文化为其培育市场 | 第40-41页 |
·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第41-42页 |
·和谐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村孝文化为其解决代际不和谐的问题 | 第41-42页 |
·和谐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村孝文化为其解决乡风不文明的问题 | 第42页 |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 | 第42-46页 |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新农村孝文化为其提供有效载体 | 第43页 |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通过新农村孝文化直面民众的重大关切 | 第43-46页 |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 第46-62页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农村孝文化建设 | 第46-49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意义 | 第46-48页 |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 第48-49页 |
·加强道德建设,营造积极践孝的良好氛围 | 第49-54页 |
·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意义 | 第50-52页 |
·关于加强孝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 第52-54页 |
·加强法制建设,增强对新农村孝文化建设中孝德失范的监控力 | 第54-56页 |
·加强法制建设对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意义 | 第54页 |
·关于加强法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 第54-56页 |
·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新农村孝文化建设中的制度保障 | 第56-62页 |
·制度建设对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意义 | 第57-58页 |
·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 第58-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70页 |
附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