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33页 |
| ·药物结构修饰的意义 | 第15页 |
| ·药物结构修饰的定义 | 第15页 |
| ·药物结构修饰的意义 | 第15页 |
| ·天然药物的结构修饰 | 第15-20页 |
| ·我国的天然药物 | 第15-16页 |
|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结构修饰与改造的目的 | 第16-20页 |
| ·人参皂苷的结构修饰 | 第20-32页 |
| ·人参皂苷结构修饰的意义 | 第20-21页 |
| ·人参皂苷结构修饰的方法 | 第21-32页 |
| ·立题目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2-33页 |
| 第2章 紫红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33-93页 |
| ·紫红参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33-36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3-34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 ·提取与分离 | 第34-36页 |
| ·紫红参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 | 第36-41页 |
| ·紫红参化学成分的鉴定 | 第41-83页 |
| ·原人参二醇型三萜皂苷类成分 | 第41-54页 |
| ·原人参三醇型三萜皂苷类成分 | 第54-72页 |
| ·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类成分 | 第72-76页 |
| ·其它成分 | 第76-83页 |
| ·紫红参与生晒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 第83-93页 |
| ·实验仪器与试药 | 第83页 |
| ·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 ·实验结果 | 第84-91页 |
| ·讨论 | 第91-93页 |
| 第3章 紫红参的指纹图谱研究 | 第93-99页 |
| ·实验仪器与试药 | 第93-94页 |
| ·仪器 | 第93页 |
| ·试剂 | 第93页 |
| ·试药 | 第93-94页 |
| ·系统适应性条件 | 第94页 |
| ·色谱条件 | 第94页 |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94页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94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94-95页 |
| ·精密度试验 | 第94-95页 |
| ·重现性试验 | 第95页 |
| ·稳定性试验 | 第95页 |
| ·紫红参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 第95-98页 |
| ·紫红参 HPLC 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95-98页 |
| ·相似度评价 | 第98页 |
| ·讨论 | 第98-99页 |
| 第4章 20(S)-PPT 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99-113页 |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00页 |
| ·20(S)-PPT 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第100-104页 |
| ·酰氯法制备 20(S)-PPT 脂肪酸酯衍生物 | 第100-101页 |
| ·DCC 法制备 20(S)-PPT 脂肪酸酯衍生物 | 第101-104页 |
|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104-107页 |
| ·20(S)-PPT 脂肪酸酯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107-113页 |
| ·实验材料 | 第107-108页 |
| ·实验原理 | 第108页 |
| ·实验操作 | 第108-109页 |
| ·实验结果 | 第109-113页 |
| 第5章 紫红参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 第113-121页 |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13-114页 |
| ·仪器 | 第113-114页 |
| ·动物 | 第114页 |
| ·试药及试剂 | 第114页 |
| ·大鼠血清分析的色谱与质谱条件 | 第114页 |
| ·入血成分分析的前期条件优化 | 第114-117页 |
| ·给药剂量的确定 | 第114-115页 |
| ·取血时间的筛选 | 第115-117页 |
| ·大鼠血清色谱图的建立 | 第117-118页 |
| ·入血成分的鉴定 | 第118-119页 |
| ·原型化合物的鉴定 | 第118-119页 |
| ·代谢产物的鉴定 | 第119页 |
| ·讨论 | 第119-121页 |
| 第6章 紫红参对老龄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 | 第121-131页 |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22-123页 |
| ·仪器 | 第122页 |
| ·动物 | 第122页 |
| ·试药 | 第122-123页 |
| ·试剂 | 第1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123-124页 |
| ·动物饲养及分组 | 第123页 |
| ·雌鼠准备 | 第123页 |
| ·雄鼠给药方法 | 第123-124页 |
|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124-125页 |
| ·性行为的观测 | 第124页 |
| ·睾丸、附睾和前列腺重量及其脏器指数的测定 | 第124页 |
| ·精子计数、活率的测定 | 第124页 |
| ·血睾酮和一氧化氮水平的检测 | 第124页 |
| ·下丘脑 5-羟色胺、多巴胺的测定 | 第124-125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1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25-127页 |
| ·对性行为的影响 | 第125页 |
| ·睾丸、附睾和前列腺重量及其脏器指数的测定 | 第125-126页 |
| ·精子计数、活率的测定 | 第126页 |
| ·血睾酮和一氧化氮水平的检测 | 第126-127页 |
| ·脑 5-羟色胺、脑多巴胺含量的测定 | 第127页 |
| ·讨论 | 第127-131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131-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3-145页 |
| 附图 | 第145-222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222-223页 |
| 致谢 | 第2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