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根茬收集装置研制及关键机构机理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 ·国外秸秆和根茬处理现状 | 第16-17页 |
| ·国内秸秆和根茬处理现状 | 第17-18页 |
| ·国内外相关机具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 ·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 ·花生收获机械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 ·脱粒机械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玉米根茬及其包裹土壤的力学特性研究 | 第26-42页 |
| ·玉米根茬包裹的土壤环境特性 | 第26-31页 |
| ·研究区域概况及采样 | 第26-27页 |
| ·土壤含水量和密度分布 | 第27-29页 |
| ·土壤坚实度分布 | 第29-31页 |
| ·玉米根茬基本物理特性 | 第31-38页 |
| ·根茬分布概况与采样 | 第31-32页 |
| ·根茬的结构与功能 | 第32-33页 |
| ·根茬质量分布 | 第33页 |
| ·根茬含水量分布 | 第33-34页 |
| ·根茬材料力学特性 | 第34-38页 |
| ·根茬单须根拉伸特性 | 第34-37页 |
| ·根茬单须根剪切特性 | 第37-38页 |
| ·玉米根茬与土壤复合体特性 | 第38-40页 |
| ·根茬与土壤复合体结构特性 | 第38-39页 |
| ·根茬与土壤复合体理论基础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3章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玉米根茬收集装置的研制 | 第42-56页 |
| ·玉米根茬收集装置总体布局与工作流程 | 第43-48页 |
| ·玉米根茬收集装置的总体布局 | 第43-44页 |
| ·玉米根茬收集装置的工作流程 | 第44-46页 |
| ·玉米根茬收集装置的三维实体模型 | 第46-47页 |
| ·玉米根茬收集装置试验样机 | 第47-48页 |
| ·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 | 第48-54页 |
| ·捡拾推茬机构的研制 | 第48-49页 |
| ·两级抛扔输送机构的研制 | 第49-52页 |
| ·仿生碾辊凹板脱土机构的研制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4章 玉米根茬收集装置关键部件机理分析 | 第56-74页 |
| ·捡拾推茬机构机理分析 | 第56-62页 |
| ·捡拾推茬刀片运动轨迹分析 | 第56-59页 |
| ·捡拾推茬刀片参数确定 | 第59-60页 |
| ·玉米根茬的运动轨迹分析 | 第60-62页 |
| ·抛扔输送机构机理分析 | 第62-70页 |
| ·拨指运动轨迹分析 | 第62-63页 |
| ·玉米根茬的运动轨迹分析 | 第63-70页 |
| ·碰撞过程分析 | 第64-65页 |
| ·碰撞条件分析 | 第65-66页 |
| ·碰撞点的确定 | 第66-70页 |
| ·仿生碾辊凹板脱土机构机理分析 | 第70-73页 |
| ·脱土机理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5章 玉米根茬收集装置有限元模态分析与试验研究 | 第74-98页 |
| ·模态分析理论与玉米根茬收集装置基本特性 | 第74-76页 |
|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第74-75页 |
| ·玉米根茬收集装置的基本特性与工作原理 | 第75-76页 |
| ·玉米根茬收集装置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76-83页 |
| ·模态分析理论模型 | 第77-78页 |
| ·有限元实体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78-79页 |
| ·有限元模态计算与分析 | 第79-83页 |
| ·玉米根茬收集装置试验模态分析 | 第83-96页 |
| ·模态分析基本测试系统 | 第83-84页 |
| ·激振设备及激励类型 | 第84-85页 |
| ·试验模态参数估计 | 第85-96页 |
| ·振动信号数据的采样与预处理 | 第85-88页 |
| ·振动信号频域处理方法 | 第88-89页 |
| ·频域识别方法 | 第89-91页 |
| ·时域识别方法 | 第91-94页 |
| ·整机系统模态参数估计 | 第94-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 第6章 玉米根茬收集装置试验研究 | 第98-116页 |
| ·仿生碾辊凹板脱土机构试验研究 | 第98-110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98-100页 |
| ·工作原理与试验设备 | 第100-101页 |
| ·试验方案 | 第101页 |
| ·脱土率回归模型及响应曲面分析 | 第101-105页 |
| ·脱土率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101-103页 |
| ·脱土率响应曲面分析 | 第103-105页 |
| ·根茬损失率回归模型及响应曲面分析 | 第105-109页 |
| ·根茬损失率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105-106页 |
| ·根茬损失率响应曲面分析 | 第106-109页 |
| ·参数优化及试验验证 | 第109-110页 |
| ·整机田间性能试验研究 | 第110-114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10-111页 |
| ·试验设备 | 第111-112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2-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20页 |
| ·结论 | 第116-118页 |
| ·展望 | 第118-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0-13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0-132页 |
| 致谢 | 第132-134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13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