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焊接变形成因及处理方法 | 第12-18页 |
·焊接变形的产生机理 | 第12-14页 |
·焊接变形的防控措施 | 第14-15页 |
·焊接残余变形的矫正 | 第15-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任务 | 第18-20页 |
第2章 火焰矫正原理及应用 | 第20-30页 |
·火焰矫正概述 | 第20页 |
·影响火焰矫正的主要因素 | 第20-27页 |
·火焰加热位置的选择 | 第21页 |
·火焰矫正的基本操作方法 | 第21-23页 |
·火焰加热温度 | 第23-27页 |
·加热气体火焰 | 第23-24页 |
·加热温度选择 | 第24-25页 |
·加热温度判定 | 第25-26页 |
·冷却方式选择 | 第26-27页 |
·影响火焰矫正的其它因素 | 第27-28页 |
·火焰矫正工具 | 第27-28页 |
·火焰矫正的注意事项 | 第28页 |
·火焰矫正工艺的优缺点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温度测控方法的选择与分析 | 第30-41页 |
·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红外测温仪的组成系统 | 第32-33页 |
·红外测温主要影响因素 | 第33-36页 |
·红外测温仪的发射率 | 第33-34页 |
·红外测温仪的距离系数 | 第34-35页 |
·红外测温仪的目标尺寸与测试视场 | 第35-36页 |
·红外测温仪的响应时间 | 第36页 |
·使用红外测温仪的优势 | 第36-37页 |
·测定 S355J2 结构钢测温仪发射率的修正 | 第37-39页 |
·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S355J2 结构钢火焰矫正试验 | 第41-54页 |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S355J2 结构钢试验 | 第41-43页 |
·火焰矫正对 S355J2 结构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43-47页 |
·样品制备 | 第43-44页 |
·S355J2 结构钢试样的显微组织观察 | 第44-47页 |
·S355J2 结构钢原始母材组织观察 | 第44-45页 |
·S355J2 结构钢火焰矫正后组织观察 | 第45-47页 |
·火焰矫正对 S355J2 结构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52页 |
·拉伸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弯曲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页 |
·硬度测试 | 第49-51页 |
·冲击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S355J2 结构钢火焰矫正结果的总体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后续热处理对 S355J2 钢火焰矫正区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54-63页 |
·S355J2 结构钢火焰矫正试件的正火处理 | 第54-56页 |
·正火处理后试样显微组织观察 | 第54-55页 |
·正火处理后试样的硬度分析 | 第55-56页 |
·S355J2 结构钢火焰矫正试件的退火处理 | 第56-59页 |
·退火处理后试样显微组织观察 | 第56-58页 |
·退火处理后试样的硬度分析 | 第58-59页 |
·S355J2 结构钢火焰矫正的正火、退火处理对比 | 第59-62页 |
·显微组织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硬度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对比分析结果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