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8页 |
| ·Ullmann反应的发现 | 第10页 |
| ·Ullmann偶联反应催化剂简介 | 第10-12页 |
| ·铜催化UllmannC-N偶联反应的配体 | 第12-24页 |
| ·N,N型配体 | 第12-16页 |
| ·O,O型配体 | 第16-19页 |
| ·N,O型配体 | 第19-22页 |
| ·其它类型的配体 | 第22-24页 |
| ·铜催化Ullmann反应新进展 | 第24-30页 |
| ·无配体的C-N偶联反应 | 第24-25页 |
| ·水相的C-N偶联反应 | 第25-26页 |
| ·微波促进的C-N偶联反应 | 第26-27页 |
| ·有机碱的应用 | 第27-28页 |
| ·配体、催化剂、碱的回收 | 第28-30页 |
| ·固载化聚酰胺-胺(PAMAM) | 第30-35页 |
| ·PAMAM的配位化学和固载化 | 第31-33页 |
| ·固载化PAMAM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33-35页 |
| ·课题的意义与开展的工作 | 第35-38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35-36页 |
| ·计划开展的工作 | 第36-38页 |
| 第二章 Fe_3O_4-hb-PAMAM的制备 | 第38-46页 |
| ·引言 | 第38-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9-40页 |
| ·超支化PAMAM修饰的纳米Fe_3O_4的制备 | 第40-41页 |
| ·Fe_3O_4,Fe_3O_4-APTS及Fe_3O_4-hb-PAMAM的表征 | 第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 ·Fe_3O_4的XRD分析 | 第41-42页 |
| ·Fe_3O_4的粒径分析 | 第42-43页 |
| ·Fe_3O_4-hb-PAMAM的FT-IR分析 | 第43页 |
| ·Fe_3O_4-hb-PAMAM的TGA分析 | 第43-44页 |
| ·Fe_3O_4-hb-PAMAM的TEM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铜催化咪唑N-芳基化反应研究 | 第46-56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7-48页 |
| ·实验步骤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8-52页 |
| ·反应底物的扩展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产物的表征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铜催化苄胺N-芳基化反应研究 | 第56-63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6-57页 |
| ·实验步骤 | 第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1页 |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8-60页 |
| ·反应底物的扩展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产物的表征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第63-67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63-64页 |
| ·实验步骤 | 第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6页 |
| ·催化剂直接循环利用 | 第64-65页 |
| ·循环利用过程中补加催化剂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