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文章结构 | 第15-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介绍 | 第18-34页 |
·躯感网概述 | 第18-23页 |
·躯感网简介 | 第18页 |
·躯感网的拓扑结构 | 第18-20页 |
·躯感网的特点 | 第20-22页 |
·躯感网的安全要求 | 第22-23页 |
·躯感网的应用领域 | 第23页 |
·密码学相关理论 | 第23-28页 |
·密码学概念 | 第23-24页 |
·两种密码系统 | 第24-26页 |
·消息认证与数字签名 | 第26-27页 |
·密钥协商机制 | 第27-28页 |
·时间戳 | 第28页 |
·TPM 介绍 | 第28-32页 |
·神经网络交互学习模型介绍 | 第28-30页 |
·TPM 模型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基于躯感网的健康医疗系统架构设计及安全需求分析 | 第34-40页 |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4页 |
·系统各部分功能 | 第34-37页 |
·信息采集模块的功能 | 第35-36页 |
·信息预处理和转发模块的功能 | 第36页 |
·信息处理和存储模块的功能 | 第36-37页 |
·系统各部分的安全需求分析 | 第37-39页 |
·躯感网内通信的安全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汇聚节点与基站间通信的安全需求分析 | 第38页 |
·基站与云服务器间通信的安全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躯感网内通信的安全方案设计 | 第40-48页 |
·躯感网内通信密钥管理的目标 | 第40-41页 |
·生物传感器节点与汇聚节点之间密钥管理方案 | 第41-44页 |
·网络初始化阶段 | 第41-42页 |
·密钥更新 | 第42-43页 |
·节点加入与删除 | 第43-44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44-47页 |
·密钥管理方案的整体安全性分析 | 第44-45页 |
·密钥管理各阶段的安全性分析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汇聚节点与基站间通信的安全方案设计 | 第48-60页 |
·汇聚节点与基站的密钥协商方案 | 第48-51页 |
·方案的初始化阶段 | 第48-49页 |
·基于 TPM 的密钥协商过程 | 第49-51页 |
·与传统密钥协商方案的对比 | 第51-52页 |
·与基于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密钥协商方案的对比 | 第51-52页 |
·与基于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密钥协商方案的对比 | 第52页 |
·交互信息的数目 | 第52-53页 |
·可靠性分析 | 第53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53-55页 |
·能耗分析 | 第55-59页 |
·基于 ECC 的密钥协商方案 | 第55-57页 |
·基于 ECC 的密钥协商方案的能耗计算 | 第57页 |
·基于 TPM 的密钥协商方案的能耗计算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基站与云服务器间通信安全方案设计 | 第60-70页 |
·硬件密码组件 | 第60-62页 |
·SD 密码卡概述 | 第60页 |
·硬件密码组件的优势 | 第60-62页 |
·基站与云服务器的身份双向认证和数据加密方案 | 第62-67页 |
·安全方案概述 | 第62-63页 |
·基站和云服务器的双向身份认证 | 第63-65页 |
·数据的加密保护 | 第65-67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67-69页 |
·身份认证的安全分析 | 第67-68页 |
·数据加密的安全分析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