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北部海域渔业生物学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 | 第11-12页 |
·捕捞对渔业生物群落的影响 | 第12页 |
·重要种类生物学特征的变化 | 第12-13页 |
·东海北部海域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4-19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4-16页 |
·水文要素 | 第14-15页 |
·海水水质和营养水平 | 第15页 |
·初级生产力水平 | 第15页 |
·生物资源 | 第15页 |
·主要渔业资源利用现状 | 第15-16页 |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第16-19页 |
·数据来源 | 第16-17页 |
·分析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东海北部海域渔业生物种类组成 | 第19-30页 |
·种类组成 | 第19-21页 |
·鱼类种类组成 | 第19-20页 |
·甲壳类种类组成 | 第20页 |
·头足类种类组成 | 第20-21页 |
·适温类型 | 第21-23页 |
·渔业生物种类优势度 | 第23-26页 |
·渔业生物生物量及丰度分布 | 第26-28页 |
·讨论 | 第28-30页 |
·研究海域种类数及优势种变化的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主要种类的渔业生物学基本特征 | 第30-40页 |
·结果 | 第30-38页 |
·主要种类体(肛)长组成及变化 | 第30-33页 |
·主要种类体重组成及变化 | 第33-36页 |
·体重与体(肛)长的关系 | 第36-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带鱼个体生物学特征的变化 | 第38页 |
·小黄鱼个体生物学特征的变化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0-41页 |
·研究总结 | 第40页 |
·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表Ⅰ 东海北部海域渔获鱼类名录 | 第44-48页 |
附表Ⅱ 东海北部海域渔获中主要无脊椎动物名录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