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公共旅游资源网络治理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8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现状第14-22页
     ·公共旅游资源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公共旅游资源网络治理的研究现状第15-22页
     ·研究空白与机会第22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2-26页
     ·研究内容第22-26页
     ·研究方法第26页
   ·创新点第26-28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28-42页
   ·网络治理理论第28-39页
     ·网络治理的内涵第28-30页
     ·网络治理的构成要素第30-31页
     ·网络治理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第31-36页
     ·网络运行绩效的评价维度第36-38页
     ·网络治理构成要素、治理机制与运行绩效的关系第38-39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9-41页
     ·理论来源第39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39-40页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公共旅游资源的网络治理第42-51页
   ·公共旅游资源的内涵第42-44页
     ·公共旅游资源的概念第42-43页
     ·公共旅游资源的特征第43-44页
   ·公共旅游资源网络治理的构成要素第44-48页
     ·可持续性的网络治理目标第45页
     ·多元化的网络治理主体第45-46页
     ·可靠的网络治理资源第46-47页
     ·稳定的网络治理运行机制第47-48页
   ·公共旅游资源网络治理绩效的评价维度第48-50页
     ·公共旅游资源网络治理可持续性的评价维度第48-49页
     ·公共旅游资源网络治理综合绩效的评价维度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公共旅游资源网络治理绩效评价的模型构建第51-61页
   ·假设关系的提出第51-54页
     ·目标协调性与网络运行稳定性、公共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51-52页
     ·职责协调性与网络运行稳定性、公共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52页
     ·资源整合性与网络运行稳定性、公共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52-53页
     ·关系信任性与网络运行稳定性、公共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53-54页
     ·网络运行稳定性与公共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第54页
   ·模型的构建第54-55页
   ·观测变量的选取第55-60页
     ·目标协调性第55页
     ·职责协调性第55-56页
     ·资源整合性第56页
     ·关系信任性第56-57页
     ·网络运行稳定性第57页
     ·公共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公共旅游资源网络治理的实证研究第61-77页
   ·问卷设计第61-62页
   ·数据收集及样本分析第62-63页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63-65页
     ·量表的信度分析第63-64页
     ·量表的效度分析第64-65页
   ·因子分析第65-71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第71-74页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第71-72页
     ·路径系数显著性检验第72-74页
   ·实证研究结论第74-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6章 提升长城旅游资源网络治理绩效的对策建议第77-83页
   ·加强长城网络治理共同目标的认可第77-78页
     ·加强治理目标的法律效力第77页
     ·加强长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宣传力度第77-78页
     ·加强长城治理各方主体的沟通与交流第78页
   ·促进长城网络治理职责关系的协调第78-79页
     ·建立专门的长城治理机构第78-79页
     ·建立跨界治理职责问责制第79页
   ·优化长城网络治理投入要素的整合第79-81页
     ·成立专门的长城治理基金第79-80页
     ·建立专门的长城档案资料管理机构第80页
     ·完善长城网络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第80-81页
   ·重视长城旅游开发与保护关系的平衡第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全文总结第83-84页
   ·研究不足与局限第84页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84-85页
附录一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4页
后记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华山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研究
下一篇:《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