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7-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 | 第11-12页 |
四、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五、全文结构 | 第13页 |
第一节 当事方对斡旋者的选择与影响选择的指标 | 第13-21页 |
一、斡旋和斡旋者 | 第14-17页 |
二、当事方对斡旋者选择的重要性 | 第17-18页 |
三、影响当事方对斡旋者选择的指标 | 第18-21页 |
第二节 美方与中国进行秘密联络的决策及其对斡旋者的选择标准 | 第21-26页 |
一、与中国进行秘密联络的背景和决定 | 第22-23页 |
二、美方的风险防范考虑及其对保密性的强调 | 第23-26页 |
第三节 美方对斡旋者的寻找和试用 | 第26-41页 |
一、积极寻求保密性高的斡旋者 | 第26-36页 |
二、谨慎接受保密性一般的斡旋者 | 第36-37页 |
三、拒绝接受保密性低的斡旋者 | 第37-41页 |
第四节 六个斡旋者的相关指标与美方的最终选择 | 第41-50页 |
一、六个斡旋者的相关指标分析 | 第42-46页 |
二、对唯一斡旋者的最终选择 | 第46-50页 |
结论 | 第50-53页 |
注释 | 第53-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后记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