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性贫困”与收入分配差异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导言 | 第11-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增长性贫困”文献述评 | 第12-13页 |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社会福利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概念界定与测度指标 | 第19-27页 |
·“增长性贫困”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收入分配”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测度指标 | 第22-26页 |
·基尼系数 | 第23-24页 |
·泰尔指数 | 第24-25页 |
·Watts 指数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我国“增长性贫困”问题表现 | 第27-45页 |
·贫困线的划定 | 第27-28页 |
·我国 Watts 指数测算 | 第28-33页 |
·我国“增长性贫困”问题现状 | 第33-44页 |
·我国“增长性贫困”总体现状 | 第33-37页 |
·我国城市“增长性贫困” | 第37-39页 |
·我国农村“增长性贫困” | 第39-42页 |
·我国城、乡“增长性贫困”表现特征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增长性贫困”与收入分配差异影响关系 | 第45-55页 |
·数据推演 | 第45-47页 |
·影响机理分析 | 第47-54页 |
·经济增长影响机理解释 | 第48-50页 |
·收入分配影响机理解释 | 第50-52页 |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共同作用机制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影响我国“增长性贫困”的名义收入分配差异分析 | 第55-79页 |
·我国收入初次分配差异的测度 | 第55-63页 |
·城乡收入分配差异 | 第56-60页 |
·地区收入分配差异 | 第60-63页 |
·我国收入再分配差异的测度 | 第63-78页 |
·社会保障水平差异的衡量 | 第64-66页 |
·指标选取 | 第66-67页 |
·社会保障基尼系数的估算 | 第67-71页 |
·估算结果分析与实证检验 | 第71-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影响我国“增长性贫困”的实际收入分配差异分析 | 第79-98页 |
·通胀对收入分配差异的影响 | 第80-87页 |
·消费影响 | 第80-83页 |
·投资影响 | 第83-87页 |
·收入分配差异对通胀的影响 | 第87-91页 |
·我国城乡实际收入分配差异 | 第91-95页 |
·Logistic 模型回归分析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7 矫正机制研究 | 第98-115页 |
·初次分配对地区收入差异的解释 | 第98-102页 |
·市场分割情况——生产要素不可流动 | 第99-100页 |
·二元结构市场——生产要素的不充分流动 | 第100-101页 |
·统一大市场——劳动力与资本要素均可自由流动 | 第101-102页 |
·再分配对地区收入差异的矫正 | 第102-107页 |
·税收与社会保障的作用 | 第103页 |
·税收、社会保障和政府投资的共同作用 | 第103-107页 |
·我国收入差异诱因的实证检验 | 第107-114页 |
·指标选取 | 第108-109页 |
·数字证据 | 第109-110页 |
·回归分析 | 第110-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8 政策分析与建议 | 第115-133页 |
·我国社保财政支出的调节作用 | 第115-129页 |
·经验数据与逻辑推理 | 第116-123页 |
·非参数计量模型分析 | 第123-129页 |
·政策建议 | 第129-133页 |
·加强西部农村教育资源投入 | 第130页 |
·地方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进乡 | 第130-131页 |
·提高农村居民社保覆盖率 | 第131页 |
·控制生活消费品通胀率水平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9页 |
附录 | 第139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9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荣誉 | 第139页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