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絮凝剂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在鲤鱼养殖上的初步应用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1 前言 | 第10页 |
| 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过程 | 第10-11页 |
|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 第11-12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合成 | 第12-15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 | 第15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方法 | 第15-16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 | 第16-17页 |
| ·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过程的影响 | 第17-18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 第18-20页 |
| 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产絮凝剂芽孢杆菌的筛选和鉴定 | 第21-33页 |
| 1 材料 | 第21-23页 |
| ·样品来源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 2 方法 | 第23-27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23页 |
| ·芽孢杆菌的分离 | 第23页 |
| ·产絮凝剂芽孢杆菌的培养和筛选 | 第23-24页 |
| ·形态特征观察 | 第24页 |
|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第24-25页 |
| ·菌株MBFF6 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25-27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 ·产絮凝剂芽孢杆菌的分离和筛选 | 第27-28页 |
| ·菌株初步鉴定 | 第28页 |
| ·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28-32页 |
| 4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絮凝菌优化培养及絮凝特性研究 | 第33-45页 |
| 1 材料 | 第33页 |
| ·菌株 | 第33页 |
| ·培养基 | 第33页 |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 2 方法 | 第33-36页 |
| ·絮凝活性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 ·絮凝活性的分布 | 第34页 |
| ·培养条件对絮凝剂产生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影响絮凝活性的各种因素 | 第35-36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 ·絮凝活性的分布 | 第36页 |
| ·培养条件对絮凝剂产生的影响 | 第36-41页 |
| ·影响絮凝活性的各种因素 | 第41-44页 |
| 4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及性质研究 | 第45-53页 |
| 1 材料 | 第45-46页 |
| ·菌株 | 第45页 |
| ·主要试剂 | 第45页 |
| ·主要仪器 | 第45-46页 |
| 2 方法 | 第46-48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 | 第46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定性分析 | 第46-47页 |
| ·絮凝剂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47-48页 |
| ·紫外光谱扫描分析 | 第48页 |
| ·红外光谱扫描分析 | 第48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物 | 第48-49页 |
| ·微生物絮凝剂的定性分析 | 第49页 |
| ·絮凝剂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49-50页 |
| ·紫外光谱扫描 | 第50-51页 |
| ·红外光谱扫描 | 第51-52页 |
| 4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絮凝菌在鲤鱼养殖上的初步应用 | 第53-59页 |
| 1 材料 | 第53-54页 |
| ·菌株 | 第53页 |
| ·试验动物 | 第53页 |
| ·主要仪器 | 第53页 |
| ·主要试剂 | 第53-54页 |
| 2 方法 | 第54-55页 |
| ·安全性试验 | 第54页 |
| ·微生物絮凝剂对鲤鱼养殖水体净化效果的测定 | 第54-55页 |
| ·统计分析 | 第55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5-58页 |
| ·安全性试验 | 第55页 |
| ·水质指标的测定 | 第55-58页 |
| 4 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