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Contents | 第6-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思路及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概述 | 第15-16页 |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研究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第16-17页 |
·开放经济中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第16页 |
·封闭经济中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第16-17页 |
·从实证角度研究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 | 第17-22页 |
·评述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变量M1、M2与房地产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23-71页 |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说明 | 第23-24页 |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构建 | 第24-28页 |
·模型变量的选择 | 第24-26页 |
·指标的构建与数据搜集 | 第26-28页 |
·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 第28页 |
·含M1模型的估计(GDP、中国统计局房价景气指数) | 第28-39页 |
·Granger检验 | 第29-31页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31-33页 |
·房地产价格对Ml的影响 | 第31-32页 |
·M1对CPI的影响 | 第32-33页 |
·CPI对上证指数的影响 | 第33页 |
·方差分解分析 | 第33-39页 |
·M1的方差分解结果 | 第34页 |
·房地产价格的方差分解 | 第34-36页 |
·上证综指的方差分解结果 | 第36-39页 |
·M2为货币政策变量时的研究结果 | 第39-40页 |
·M1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为替代变量) | 第40-50页 |
·Granger检验 | 第40-41页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41-43页 |
·M1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第42-43页 |
·房地产价格对M1的影响 | 第43页 |
·方差分解分析 | 第43-50页 |
·M1的方差分解结果 | 第43-45页 |
·房地产价格的方差分解结果 | 第45-46页 |
·经济增长的方差分解结果 | 第46-47页 |
·CPI的方差分解 | 第47-48页 |
·上证综指的方差分解结果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页 |
·含M2模型的估计(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固定投资为替代变量) | 第50-64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50-51页 |
·Granger检验 | 第51-52页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52-56页 |
·M2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第52-53页 |
·房地产价格对M2的影响 | 第53-54页 |
·经济增长对房价的影响 | 第54-55页 |
·房地产价格对GDP的影响 | 第55-56页 |
·M2对GDP的影响 | 第56页 |
·方差分解分析 | 第56-64页 |
·M2的方差分解结果 | 第56-57页 |
·房地产价格的方差分解 | 第57-59页 |
·经济增长的方差分解结果 | 第59-60页 |
·CPI的方差分解结果 | 第60页 |
·上证综指的方差分解结果 | 第60-64页 |
·小结 | 第64页 |
·M1和M2的政策效果比较 | 第64-69页 |
·格兰杰检验比较 | 第64-65页 |
·脉冲反应实验的比较 | 第65-67页 |
·脉冲反应实验的比较(GDP,景气指数) | 第65页 |
·脉冲反应实验的比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投资) | 第65-67页 |
·方差分解实验的比较 | 第67-69页 |
·M1、M2方差分解实验的比较(GDP、房地产价格景气指数) | 第67页 |
·M1、M2方差分解实验的比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 | 第67-68页 |
·房地产价格方差分解实验的比较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71-75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73-74页 |
·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附录1 | 第83-86页 |
附录2 | 第86-90页 |
附录3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9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5页 |